[实用新型]一种带密封机构的丝杆支撑轴承安装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30521.9 | 申请日: | 2012-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096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07 |
发明(设计)人: | 胡高尚 | 申请(专利权)人: | 泉州佳泰数控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5/40 | 分类号: | B23Q5/40;B23Q5/56;B23Q11/00;F16C33/8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李秀梅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密封 机构 支撑 轴承 安装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床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带密封机构的丝杆支撑轴承安装装置。
背景技术
丝杆是机床加工的核心传动部件,在机床加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粉尘,粉尘一旦进入丝杆轴承中,会造成丝杆支撑轴承的磨损、降低机床的精度,不但影响产品的加工精度,而且会减少机床的使用寿命。
传统的轴承密封机构是在轴承与端盖间设置一橡胶圈进行密封,但密封效果不理想,而且橡胶的使用寿命短,需要经常更换。为解决上述问题,一件专利申请号为:201110435099.4的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简易主轴装置,包括主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轴装置上固定安装有前闷盖、后闷盖、主轴嵌套于前闷盖、后闷盖内,主轴在前闷盖处套装前轴承,在前轴承处用迷宫隔套和主轴装置密封;在后闷盖处的主轴上套装后轴承,并用密封圈和主轴装置密封;在后闷盖处的主轴上活动连接皮带盘,并用拼帽固定。
现有的轴承密封机构,通过在轴承与闷盖之间设置一迷宫式隔套以达到密封作用,其一定程度上优越于传统的橡胶圈密封,但是该种密封结构的密封效果不能得到保证,而且迷宫隔套的间隙不可调节。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轴承密封机构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密封机构的 丝杆支撑轴承安装装置,包括轴承固定座、丝杆支撑轴承、轴承密封机构,所述丝杆支撑轴承设置于轴承固定座内用于支撑丝杆,轴承密封机构设置于轴承固定座两端,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密封机构包括迷宫环、与迷宫环相适配的迷宫套、锁紧螺帽,所述迷宫套与轴承固定座连接,迷宫环设于迷宫套内与迷宫套构成迷宫结构并通过锁紧螺帽固定,所述锁紧螺帽可调节迷宫环与迷宫套之间的间隙。
进一步的,迷宫套包括设置于丝杆前端的迷宫套和设置于丝杆后端的迷宫套,设置于丝杆前端的迷宫套与轴承固定座一体成型,设置于丝杆后端的迷宫套与轴承固定座通过螺钉连接。
进一步的,轴承固定座上设有缓冲垫块。
进一步的,缓冲垫块设置于轴承固定座前端,与轴承固定座通过螺钉连接。
进一步的,丝杆支撑轴承为一对推力角接触轴承,所述两推力角接触轴承之间设有内间隔环与外间隔环。
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种带密封机构的丝杆支撑轴承安装装置,通过分体式的迷宫环与迷宫套组成轴承密封机构,由迷宫换与迷宫套共同组成分体式的迷宫密封机构,能有效防止在机床工作过程中粉尘和油污进入丝杆支撑轴承,其密封效果好、安装方便、使用寿命长,而且可通过锁紧螺帽调节迷宫环与迷宫套之间的间隙以满足不同条件密封的需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带密封机构的丝杆支撑轴承安装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参照图1所示,一种带密封机构的丝杆支撑轴承安装装置,包括轴承固定座1、丝杆支撑轴承2、轴承密封机构3、缓冲垫块4。
丝杆支撑轴承2设置于轴承固定座1内用于支撑丝杆10,丝杆支撑轴承2为一对推力角接触轴承21、22,两推力角接触轴承21、22之间设有内间隔环23与外间隔环24,内间隔环23与外间隔环24同心设置。
轴承密封机构3设置于轴承固定座1两端用于密封丝杆支撑轴承2,有效防止在机床工作过程中粉尘和油污进入丝杆支撑轴承2,该轴承密封机构3包括迷宫环31、迷宫套32、锁紧螺帽33,设置于轴承固定座1前端的迷宫套与轴承固定座1一体成型,设置于轴承固定座2后端的迷宫套32与轴承固定座1通过螺钉11连接;迷宫环31设于迷宫套32内与迷宫套32构成迷宫结构并通过锁紧螺帽33固定;锁紧螺帽33可调节迷宫环31与迷宫套32之间的间隙。
缓冲垫块4设置于轴承固定1前端用于防止丝杆10上的移动滑块与轴承固定座1碰撞,该缓冲垫块4与轴承固定座1通过螺钉12连接。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行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泉州佳泰数控有限公司,未经泉州佳泰数控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3052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数控焊接速度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新型打刀缸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