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大工作空间可控码垛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31015.1 | 申请日: | 2012-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038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9 |
发明(设计)人: | 蔡敢为;张金玲;潘宇晨;高德中;王小纯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大学 |
主分类号: | B25J9/02 | 分类号: | B25J9/02;B25J9/06;B25J18/02;B65G6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30004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工作 空间 可控 码垛 装置 | ||
1.一种大工作空间可控码垛装置,包括大臂摆动支链、中臂摆动支链、小臂摆动支链、姿态保持支链、末端执行器以及机架,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和连接方式为:
所述大臂摆动支链由第一直线驱动器、大臂、中臂、小臂、末端执行器以及机架连接而成,第一直线驱动器一端通过第一转动副连接到机架上,另一端通过第二转动副与大臂连接,所述大臂一端通过第三转动副连接到机架上,另一端通过第四转动副与中臂连接,所述中臂为折杆,中间弯折部分有第四转动副,中臂一端通过第四转动副与大臂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五转动副与小臂连接,所述小臂为折杆,中间弯折部分有第五转动副,小臂一端通过第五转动副与中臂连接,另一端通过第六转动副与末端执行器连接,
所述中臂摆动支链由第二直线驱动器、中臂、小臂以及机架组成,第二直线驱动器一端通过第七转动副连接到机架上,另一端通过第八转动副与中臂连接,所述中臂一端通过第八转动副与大臂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五转动副与小臂连接,
所述小臂摆动支链由第三直线驱动器、中臂、小臂以及机架组成,第三直线驱动器一端通过第九转动副与中臂连接,另一端通过第十转动副与小臂连接,所述小臂一端通过第十转动副与第三直线驱动器连接,另一端通过第六转动副与末端执行器连接,
所述姿态保持支链由第一连杆、第一姿态保持架、第二连杆、第二姿态保持架、第三连杆连接而成,所述第一连杆一端通过第十一转动副连接到机架上,另一端通过第十二转动副与第一姿态保持架连接,所述第一姿态保持架上面有三个铰孔,通过第十二转动副与第一连杆连接,通过第四转动副与大臂摆动支链连接,通过第十三转动副与第二连杆连接,所述第二连杆一端通过第十三转动副与第一姿态保持架连接,另一端通过第十四转动副与第二姿态保持架连接,所述第二姿态保持架上面有三个铰孔,通过第十四转动副与第二连杆连接,通过第五转动副与大臂摆动支链连接,通过第十五转动副与第三连杆连接,所述第三连杆一端通过第十五转动副与第二姿态保持架连接,另一端通过第十六转动副与末端执行器连接,所述第三转动副、第四转动副、第十一转动副、第十二转动副在机器人工作过程中组成并始终保持平行四边形结构,所述第四转动副、第五转动副、第十三转动副、第十四转动副在机器人工作过程中组成并始终保持平行四边形结构,所述第五转动副、第六转动副、第十五转动副、第十六转动副在机器人工作过程中组成并始终保持平行四边形结构,
所述末端执行器上部通过第六转动副与大臂摆动支链连接,通过第十六转动副与姿态保持支链的第三连杆连接,末端执行器下部通过轴线方向竖直的第十七转动副与电磁夹紧装置连接,
所述机架安装在回转平台上,实现整个机器人大工作空间的搬运码垛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大学,未经广西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3101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