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压下螺母润滑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32282.0 | 申请日: | 2012-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027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9 |
发明(设计)人: | 王小庆;周松涛;陈金旺;李忠理;李彤洲;孙雁利;魏宏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阳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35/12 | 分类号: | B21B35/12;F16H25/20 |
代理公司: | 郑州红元帅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7 | 代理人: | 徐皂兰 |
地址: | 455004 河南省安阳市殷都***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压下 螺母 润滑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轧钢机械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压下螺母润滑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有粗轧机和中厚板轧机中,压下螺丝与压下螺母是压下系统的核心,压下螺丝与螺母不但结构较复杂,而且要求材质好、制造精度高,因此加工成本较高。压下螺丝与压下螺母传动,其寿命主要取决于润滑效果的好坏,现有轧机大部分采用压下减速机内润滑油进入四个轴向润滑孔,再由径向小孔进入螺母内部进行润滑,当压下螺母轴向间隙逐渐增大后,润滑油就会从螺母下方径向小孔内迅速流出,从而造成压下螺母上部润滑不充分,使得压下螺丝与螺母急剧磨损而报废。也有部分轧机设计下供油装置,但其结构更加复杂,成本高更高,维护困难,而且使用寿命较短。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压下螺母润滑装置,该润滑装置结构简单,便于维护,设备投资少,安全高效,提高压下螺丝与螺母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压下螺母润滑装置,包括压下螺丝、轧机牌坊、压下螺母、轴向润滑孔、丝堵、定位键、防尘罩、集油槽、回油管、进油管、径向润滑孔,其中,轧机牌坊上安装有压下螺母与压下螺丝,通过定位键固定,压下螺丝下端设有集油槽,集油槽与轧机牌坊之间设有防尘罩,集油槽接有回油管,压下螺母上设有轴向润滑孔,轴向润滑孔上设有径向润滑孔,轴向润滑孔内设有堵丝。
轴向润滑孔为四个,其中两个轴向润滑孔的下方设有丝堵,另外两个轴向润滑孔的上方设有丝堵。
上部有丝堵的两个轴向润滑孔下方设有进油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采用双路给油润滑方式,确保压下螺丝与螺母充分润滑,设计合理、结构新颖、设备投资少,安全高效,能成倍提高压下螺丝与螺母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示意图。
图3是图2的B—B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由图1、图2、图3可以看出,本压下螺母润滑装置,包括压下螺丝1、轧机牌坊2、压下螺母3、轴向润滑孔4、丝堵5、定位键6、防尘罩7、集油槽9、回油管8、进油管9、进油管10、径向润滑孔11。轧机牌坊2上设有压下螺母3与压下螺丝1,通过定位键6固定,压下螺丝3下端设有集油槽9,集油槽9与牌坊2之间设有防尘罩7,集油槽9接有回油管8,压下螺母3上设有有四个轴向润滑孔4,其中两孔下方设有丝堵5,另外两孔上方设有丝堵5,上部有丝堵5的两个轴向润滑孔4下方设有单独进油管10。
由图1、图2、图3还可以看出,压下螺母3上的四个轴向润滑孔4在圆周方向均匀分布,上部装有丝堵5的轴向润滑孔4上每隔一个螺距钻有一个径向润滑孔11,下部装有丝堵5的轴向润滑孔4上每隔一个螺距钻一个径向润滑孔11,径向润滑孔11位置应距压下螺母3上下两端面1.5个螺距。
使用时,启动润滑站,润滑油从两路进入螺母:一路是从压下螺母上方进入轴向润滑孔,经径向润滑孔进入螺母内进行润滑,从压下螺母与压下螺丝下方的间隙流出,进入集油槽,经回油管流回油箱。另一路经进油管进入压下螺母的轴向润滑孔,经径向润滑孔进入螺母内进行润滑,从压下螺母与压下螺丝下方的间隙流出,进入集油槽,经回油管流回油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阳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阳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3228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