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闸阀排气组合阀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32402.7 | 申请日: | 2012-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989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31 |
发明(设计)人: | 汪军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铜陵科力阀门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3/30 | 分类号: | F16K3/30;F16K27/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4151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闸阀 排气 组合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阀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闸阀排气组合阀。
阀门是推动现代运输水、气、流动物质的器件发展的重要控制器件,现有技术中,管道运输液体物品时,内部会积聚很多气体,需要定时排出气体,一般在管道上设置排气阀门来清理气体,在管道上设置的排气阀门和闸阀是不在一起的,在装置闸阀和排气阀门时,需要分两个步骤,如果在较长的管道上,需要设置多个,费工费时,而且在操作时,需要来回跑动。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省时且省劳动力、控制流动和控制排气为一体的闸阀排气组合阀。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闸阀排气组合阀,包括闸阀,所述闸阀包括阀盖,所述闸阀的阀盖上设有排气阀,所述排气阀与所述阀盖的内腔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阀盖上设有用于安装排气阀的水平区域。
进一步地,所述闸阀上端设有操作手轮。
进一步地,所述排气阀的位置低于所述操作手轮的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排气阀上端设有控制阀杆。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闸阀排气组合阀的优点在于:通过在闸阀的阀盖上设置排气阀,在管道上安装时,闸阀和排气阀同时安装,方便快捷,在操作时,控制流动和控制排气为一体,只需要在闸阀处同时可以操作闸阀和排气阀两个阀门,省时省力。
图1为现有技术中闸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闸阀排气组合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闸阀排气组合阀的结构示意图。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1为现有技术中闸阀的结构示意图。
现有阀门包括阀体1,阀盖2、阀板3、阀杆4、阀板密封圈5、压盖6、手轮7和阀体密封圈8。阀体1的内部设有较大的腔体,且两端有敞开的开口,这样便于流体的进入和流出。阀盖2安装在阀体1的上方,阀盖2内部设置有一定的腔体,且该腔体与阀体1内部的腔体相互匹配。阀盖2和阀体1之间设置有阀体密封圈8,以防流体泄露,利用锁紧螺母(图中未示出)将三者紧紧锁紧在一起。阀盖2上端的口部较小,且口部内侧设置有内螺纹。
在阀体1的较大的腔体中心位置,安装有阀板3,阀板3的两侧与阀体1之间安装有阀板密封圈5,阀板3为扁平的板状,其大小比阀体1中的腔体稍大,正好可以阻止流体在阀体1中流动。阀板3的正上方安装有阀杆4,阀杆4上设置有外螺纹。阀杆4穿过阀盖2上端的口部,且阀杆4上的外螺纹与阀盖2口部的内螺纹相互啮合。
在阀盖2上端设置有压盖6,压盖6中间位置设置有中心孔,压盖6与阀盖2螺纹锁紧。压盖6上端设置有手轮7,手轮7中心设置有细长的中心杆7a,中心杆7a穿过压盖6的中心孔,与阀杆4连接固定在一起。
当旋转手轮7时,中心杆7a带动阀杆4旋转,在阀盖2口部螺纹配合下,阀杆4旋转并上下移动,这样通过阀杆4的上下移动带动阀板3的上下移动,最终实现阀门的开启与关闭。
请参阅图2,图2为本实用新型闸阀排气组合阀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闸阀排气组合阀是在现有阀门结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其改进零部件包括:阀盖2’。
所述闸阀排气组合阀包括闸阀(9),所述闸阀(9)包括阀盖(2’), 所述闸阀(9)上端设有操作手轮(7’), 所述闸阀(9)上的阀盖(2’)上设有排气阀(10),所述阀盖(2’)上设有用于安装排气阀(10)的水平区域(11),所述排气阀(10)设于所述阀盖(2’)上的水平区域(11),且与所述阀盖(2’)的内腔连通,所述排气阀(10)的位置低于所述操作手轮(7’)的位置,所述排气阀(10)上端设有控制阀杆(12)。
通过在闸阀(9)的阀盖(2’)上设置排气阀(10),在管道上安装时,闸阀(9)和排气阀(10)同时安装,方便快捷,在操作时,控制流动和控制排气为一体,同时操作闸阀(9)和排气阀(10)两个阀门,省时省力,提高工作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铜陵科力阀门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安徽铜陵科力阀门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3240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干法水泥生产线三次风管调节阀阀板
- 下一篇:一种有机溶剂废气回收气动闸板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