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发电机组的单三相双用切换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33389.7 | 申请日: | 2012-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567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发明(设计)人: | 施华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新华和通用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11/00 | 分类号: | H02K11/00;H02K3/04;H02H7/06 |
代理公司: | 台州蓝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9 | 代理人: | 林春元 |
地址: | 318050 浙江省台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电 机组 三相 切换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发电机技术领域,特指一种发电机组的单三相双用切换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发电机有单相与三相之分。单相发电机使用的是220V的电压,主要以民用为主,使用单相电路;三相发电机使用的是380V的电压,主要以各工业、工业为主,使用三相电路。假设满功率输出为2KW的发电机,其中使用380V电压的发电机可达满功率2KW,使用220V电压的发电机的输出功率由三根火线分出来,一相只有600W,三相的功率总共1800W。由于发电机使用的电压都是单一的220V或是380V,通用性差,当一台三相发电机应为当地没有三相电路而无法使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实现单、三相电路通用的发电机组的单三相双用切换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发电机组的单三相双用切换装置,发电机机体的定子上设置有六个绕组,六个绕组分别与电路板上的转换开关上的六根电线连接,转换开关的上位控制六个绕组通过插座输出单相电压;转换开关的中位控制六个绕组无电压输出;下位控制六个绕组过插座输出三相电压,所述的发电机机体的定子及插座上均连有接地线。
上述的定子的六个绕组与转换开关之间设置有起短路保护的断路器。
上述输出三相电压的插座为五孔工业插座。
上述的输出单相电压的插座为小工业插座或/和欧插。
上述的转换开关与插座之间设置有检测电压的电压表。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突出的优点是:
1、本实用新型可实现电压380V与220V之间的转换,发电机在220V与380V电压均可使用,既可作工业用,也可作民用,通用性强,适用范围广;
2、本实用新型的断路器可起短路保护作用;
3、本实用新型可增大220V的输出功率,220V及380V的输出功率均为满功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参见图1:
一种发电机组的单三相双用切换装置,发电机机体的定子10上设置有六个绕组,六个绕组分别与电路板上的转换开关20上的六根电线连接,转换开关20的上位控制六个绕组通过插座输出单相电压(220V);转换开关20的中位控制六个绕组无电压输出;下位控制六个绕组过插座输出三相电压(380V),所述的发电机机体的定子10及插座上均连有接地线。
上述的定子10的六个绕组与转换开关20之间设置有起短路保护的断路器30。断路器30起到开关的效果。
上述输出三相电压的插座为五孔工业插座40。
上述的输出单相电压的插座为小工业插座50或欧插60,或小工业插座50和欧插60。
上述的转换开关20与插座之间设置有检测电压的电压表70。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当转换开关20拨到下位(380V)时,A1相,C1相,N相并联,此时A相,B相,C相+A1相,C1相,N相(零线)输出电压为380V;A相和C相电压表指示380V;五孔工业插座40输出电压表为三相四线(380V+N相零线);小工业插座50和欧插60无电压输出;电压表70显示电压380V,换转发电机组输出380V电压和功率正常。
2、当转换开关20拨到上位(220V)时,A1相,C1相,N相分开;此时,A1相,B相输出电压为220V;A相和A1相电压表指示220V;小工业插座50和欧插60输出电压220V;五孔工业插座40无电压输出,电压表70显示电压220V,转换发电机组输出220V电压和功率正常。
3、当转换开关20拨至中位时,无电压输出。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之一,并非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形状、结构、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新华和通用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新华和通用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3338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