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疏浚泥固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33398.6 | 申请日: | 2012-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798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24 |
发明(设计)人: | 白兴兰;王浩斌;高若沉;李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海洋学院 |
主分类号: | C02F11/00 | 分类号: | C02F11/00;E02F3/92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2 | 代理人: | 方闻俊;袁忠卫 |
地址: | 316004 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疏浚 固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海洋环境治理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疏浚泥固化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沿海经济和海上运输的快速发展,港口、航道、海洋和海岸过程的建设及维护工程也迅速增长,向还有倾倒的疏浚泥数量也随之增加。由于疏浚泥的倾倒严重影响海洋资源的有效利用并对海洋环境造成不可弥补的破坏,因此疏浚泥倾倒与其它海洋活动及海洋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深刻,已成为海洋行政管理的一个难题。
减少疏浚泥海洋倾倒的最好方法是将疏浚泥转化成填方工程和建筑工程的原材料进行再利用。但如果使用传统的吹填施工方式,填筑地基存在固结速度满、承载力小、容易对海洋环境造成二次污染等问题。这种方法既不能大规模推广应用,也难以从根本解决疏浚泥处置的管理问题。因此,需要研发即不污染海洋环境、破坏海洋资源,又能经济可行、大规模利用的新方法。疏浚泥固化处理的造价在很大程度取决于固化材料的类型和添加量。相当于我国而言国外的工程造价较高,所以国外常用的固化材料无论在质的方面还是在量的方面都比较昂贵,难以适合我国的国情。
为了提高海洋疏浚泥固化处理的高效性,解决传统固化处理需要的工期长、运输困难等问题,是推广这一技术的关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固化处理更高效、有利于大量快速的施工并保证疏浚的稳定性和长期安全性的疏浚泥固化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疏浚泥固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输送疏浚泥的输泥管路,输泥管路的进口端插入处理前的疏浚泥中用以吸取疏浚泥,输泥管路的出口端下方设有用以收集固化处理后的疏浚泥的收集容器,该输泥管路的中部位置处设有用以往输泥管路中添加粉料固化剂的添加口。
上述添加口和输泥管路的进口端之间的输泥管路上设有对输泥管路内部进行高压吹气的高压鼓风机。处理前的疏浚泥在输泥管路的运输过程中,通过高压鼓风机对输泥管路内部进行高压吹气,使疏浚淤泥与稳定剂充分混合,提升疏浚泥的固化效果。
上述添加口的出口位置处设有流量控制阀。这样可对通过添加口的添加粉料固化剂的流量和流速进行控制,这样便可根据控制固化剂的数量来确定固化处理后疏浚土的强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装置让处理前的疏浚泥在长距离的输泥管路运输过程中疏浚泥会产生紊流,使得疏浚泥与管壁摩擦碰撞中不断发生解体、重组和形状变化,在足够的输送距离内使疏浚泥、固化剂和空气充分混合,有利于大量快速的施工,保证疏浚的稳定性和长期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
一种疏浚泥固化装置,包括用于输送疏浚泥的输泥管路1,输泥管路1的前端设有管道泵用以将疏浚泥吸入管道内,再通过位于管道内的输送带将疏浚泥往出口端输送,其与水上输淤泥管路类似。
输泥管路1的进口端插入处理前的疏浚泥2a中用以吸取疏浚泥,输泥管路1的出口端下方设有用以收集固化处理后的疏浚泥2b的收集容器3,该输泥管路1的中部位置处设有用以往输泥管路1中添加粉料固化剂的添加口4。添加口4的出口位置处设有流量控制阀6。
添加口4和输泥管路1的进口端之间的输泥管路1上设有对输泥管路内部进行高压吹气的高压鼓风机5。
本装置的主要工作原理是:1、在输泥管路1输送的疏浚泥中中泵入固化剂(如水泥、粉煤灰、石灰等),利用材料混合机将固化剂与疏浚泥充分混合。2、处理前的疏浚泥2a在长距离的输泥管路1运输过程中疏浚泥会产生紊流,使得疏浚泥2a与管壁摩擦碰撞中不断发生解体、重组和形状变化,另外通过高压鼓风机5对输泥管路1内部进行高压吹气,使疏浚淤泥2a与稳定剂充分混合,在足够的输送距离内使疏浚泥、固化剂和空气充分混合,有利于大量快速的施工,保证疏浚的稳定性和长期安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海洋学院,未经浙江海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3339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注塑机高刚性动模板
- 下一篇:一种法兰密封垫加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