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堆垛缓冲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34135.7 | 申请日: | 2012-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648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7 |
发明(设计)人: | 陶东珍;李绍昆;邓立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人造板机器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57/10 | 分类号: | B65G57/10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4 | 代理人: | 吕伴 |
地址: | 20180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堆垛 缓冲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发明涉及一种人造板生产过程中的板材堆垛缓冲器。该种堆垛缓冲器特别适合人造板生产线板材后处理后工段或砂光工段堆垛机的要求。
背景技术
人造板生产线中板材的堆垛由堆垛机和升降台共同作用完成的。当板坯从皮带运输机运送过来时,板坯一头先掉到升降台辊筒上平面,继续向前运动,直到板坯尾部掉到升降台辊筒上平面。由于结构限制,堆垛机中皮带运输机皮带上平面和升降台辊筒上平面之间距离有370毫米,板坯尾部掉到升降台辊筒上平面时,板坯和辊筒之间产生比较大冲击,易使板坯边缘损坏。在堆垛机上安装板材堆垛缓冲器,可以减少板坯和辊筒之间冲击,保护板坯边缘受损。本实用新型发明所涉及的板材堆垛缓冲器就能够实现这种功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人造板板材堆垛缓冲器。该堆垛缓冲器适用于人造板生产的板材堆垛,其中板材尾部下降时碰到堆垛缓冲器托板,使板材下降速度降低,减少板材冲击力,达到保护板材边缘作用。托板是可摆动的,对一块板坯降速缓冲后,托板在弹簧拉力作用下,重新摆到初始位置,循环往复,使每块板坯都能降速下降,起到缓冲作用。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堆垛缓冲器,包括:
一端固定在堆垛机机架上的悬臂;
一轴设在所述悬臂末端的轴;
随所述轴转动且位于堆垛机的送板驱动辊下方的托板组件;
固定在所述托板组件上且向该托板组件后方延伸的拉杆;
连接在所述拉杆与堆垛机机架之间的拉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堆垛缓冲器还包括一用以限制托板向上摆动角度的限位器。
所述限位器包括一与所述悬臂连接且位于所述悬臂下方的限位器安装板,固定在所述限位器安装板上的螺母,旋在所述螺母上的限位螺栓,在所述限位螺栓的末端套有一缓冲帽;该限位器还包括固定在所述托板组件上且向该托板组件后方延伸的限位杆,所述限位杆向下摆动时与所述缓冲帽接触而限位。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所述堆垛机机架上固定有一L形弯板,该弯板的长臂与所述堆垛机机架连接,在所述L形弯板的短臂上旋有一拉簧预值调节螺栓,所述拉簧的下端连接在所述拉簧预值调节螺栓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所述拉杆上间隔开设有若干拉簧挂孔,所述拉簧的上端可挂在不同的拉簧挂孔中。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托板组件包括若干块固定在所述轴上的支板和固定在所述支板上的托板,所述托板前端呈圆弧向下弯曲。
本实用新型的堆垛缓冲器的工作原理如下:
板材从辊筒运输机输送过来进入堆垛机,再由堆垛机中的送板驱动辊驱动进入升降台,当板坯全部进入升降台时,板坯尾部从送板驱动辊掉下碰到托板组件中的托板,板坯随之减速同时推动托板组件向下摆动,当托板摆到垂直位置时,板坯从托板组件中的托板表面滑落下来而掉到升降台的辊筒上,而托板组件在拉簧拉力作用下,回摆到起始位置。当下一块板坯过来时,重复以上动作,使每块板坯与上一板坯冲击减少,起到缓冲作用保护板坯边缘。
本实用新型的堆垛缓冲器特别适合人造板生产线板材后处理后工段或砂光工段板材堆垛时保护板材边缘的要求,借助堆垛缓冲器能够使板材在堆垛时边缘不易损坏,减少冲击。使板材缓冲的托板是可摆动的,摆动角度是可调的,弹簧拉力也可调节。
附图说明
图1为安装有本实用新型堆垛缓冲器的堆垛机与升降台之间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托板组件与悬臂之间的安装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托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左视图。
图5为图3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和图2,图中给出的堆垛缓冲器,包括一对间隔固定在堆垛机300机架310上的悬臂110,悬臂110采用槽钢制成。该堆垛缓冲器还包括一轴202,轴202的两端通过含油轴承105支撑在一对悬臂110上。
在轴202上安装有一随轴202转动且位于堆垛机300的送板驱动辊320下方的托板组件2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人造板机器厂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人造板机器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3413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