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微动力自动充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34251.9 | 申请日: | 2012-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282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14 |
发明(设计)人: | 龚珞军;韩炜;严倩倩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水天春秋生物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C02F3/02;C02F9/14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唐万荣 |
地址: | 430070 湖北省武汉市洪***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人工 湿地 污水处理 系统 微动 自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人工湿地污水处理装置,尤其涉及到一种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微动力自动充氧装置。
背景技术
人工湿地中的氧主要靠进水带进去的氧量和植物根部因光合作用的泌氧。传统的人工湿地在进水口处污水中的溶氧能保持在1mg/L以下。进入人工湿地后,溶氧在生物床前端很快被消耗完。而生物床床内植物根系的泌氧对提高系统溶氧的作用十分有限,以致整个湿地床内的溶氧基本保持在0.1mg/L以下。污水处理系统内的溶氧,是去除污水中氮、磷的关键因素。溶氧量低,将导致污水处理系统不能达标排放。工厂化污水处理技术常借助高能耗的充氧设备,增加所处理的污水的溶氧含量。而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采用工厂化污水处理技术的复氧方式,在经济上和实际操作上均是不现实的。
因此,如何因地制宜地提高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的溶氧含量,保证出水水质,是人工湿地处理污水工作中的一个重要和关键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解决溶氧量不足的问题,提高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的溶氧含量,保证出水水质的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微动力自动充氧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微动力自动充氧装置,包括有高位进水穿孔管、出水管、跌水圆盘和设置于集水池内的水泵,水泵连接有高位进水穿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位进水穿孔管置于潜流人工湿地上部;所述的出水管埋入潜流人工湿地尾端,并将其末端设置成向上弯折的形状;所述的跌水圆盘水平置于出水管末端挡住从出水管喷出的水。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的潜流人工湿地分为两级,一级潜流人工湿地位置高于二级潜流人工湿地,将充氧后的水流流入二级潜流人工湿地进行二次充氧。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的潜流人工湿地包括有进水渠,进水渠位置正对高位进水穿孔管,收集高位进水穿孔管喷出的水,进水渠底部与潜流人工湿地相连通,将水引入潜流人工湿地中。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高位穿孔进水管,采用UPVC管穿孔管,其穿孔部位将布水孔均匀交错向下布置,并确保每个孔中水流均匀且能与空气尽可能长时间的接触。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的出水管采用UPVC管,并配置可活动弯头,用于调节出水水位。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的跌水圆盘采用UPVC板制作,通过焊接方式固定于出水管上。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的水泵采用潜水提升泵。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装置结构简单,能够解决溶氧量不足的问题,提高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的溶氧含量,保证出水水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整体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高位穿孔进水管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出水管及跌水圆盘结构图;
图中:1-水泵;2-高位进水穿孔管;3-出水管;4-跌水圆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图2图3所示的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微动力自动充氧装置,包括有高位进水穿孔管2、出水管3、跌水圆盘4和设置于集水池内的水泵1,水泵1采用潜水提升泵,水泵1连接有高位进水穿孔管2,其中高位进水穿孔管2置于潜流人工湿地上部;出水管3埋入潜流人工湿地尾端,并将其末端设置成向上弯折的形状;跌水圆盘4水平置于出水管3末端挡住从出水管3喷出的水。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潜流人工湿地分为两级,一级潜流人工湿地位置高于二级潜流人工湿地,将充氧后的水流流入二级潜流人工湿地进行二次充氧。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潜流人工湿地包括有进水渠,进水渠位置正对高位进水穿孔管2,收集高位进水穿孔管2喷出的水,进水渠底部与潜流人工湿地相连通,将水引入潜流人工湿地中。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高位穿孔进水管2,采用UPVC管穿孔管,其穿孔部位将布水孔均匀交错向下布置,并确保每个孔中水流均匀且能与空气尽可能长时间的接触。所述的出水管3采用UPVC管,并配置可活动弯头,用于调节出水水位。所述的跌水圆盘4采用UPVC板制作,通过焊接方式固定于出水管3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水天春秋生物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武汉水天春秋生物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3425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污水净化槽
- 下一篇:一种白车身车门治具集放运输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