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气体交换型细胞培养瓶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34418.1 | 申请日: | 2012-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960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31 |
发明(设计)人: | 谭映军;王春艳;聂捷琳;于建茹;顾寅;戴钟铨;李莹辉;万玉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 |
主分类号: | C12M3/00 | 分类号: | C12M3/00;C12M1/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94***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体 换型 细胞培养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细胞培养瓶,特别是一种具有与外界气体交换能力的细胞培养瓶。
背景技术
目前在细胞生物学领域和生命科学领域中广泛应用的细胞培养瓶为标准的玻璃质或塑料质培养瓶,这类细胞培养瓶的功能就是相当于细胞培养液的容器,维持细胞培养内细胞正常生长。这类简单细胞培养瓶的局限性十分明显:
1、细胞培养瓶内外气体交换依靠拧松瓶盖来实现,气体交换能力很差,细胞生长需要的酸碱平稳和物质交换受到影响,对细胞正常生长带来不利影响。
2、细胞培养瓶灌满比较困难,总会残留气泡,气泡将停留于细胞培养区。
以上的不足严重制约了这类细胞培养瓶的实验使用和正常细胞培养实验操作与相关结果分析,因此,研制一种具有较强气体交换能力、灌注便捷的细胞培养瓶十分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耐受细胞学实验的清洗和消毒方式,且灌注方便的、具体具备高效气体交换能力的细胞培养瓶。
气体交换型细胞培养瓶由瓶体和气体交换组合盖组成,气体交换组合盖包括盖体、内密封圈、盖芯、气体交换膜、止动片、外密封圈和外盖七部分。
气体交换型细胞培养瓶由瓶体和气体交换组合盖组成,气体交换组合盖包括盖体、内密封圈、盖芯、气体交换膜、止动片、外密封圈和外盖七部分。
内密封圈安装在盖体与瓶体联接的一侧,用于在盖体和瓶体间形成密封;盖芯安装于盖体另一侧,两者之间空间具有气泡捕捉功能,是气泡陷阱,灌注形成的气泡被限制在陷阱内。气体交换膜放置于盖芯上,止动片覆盖于盖芯上,止动片上安装外密封圈后拧上外盖,气体交换组合盖就组装成一个整体。止动片上的凹槽和盖体内壁的突起形成止动结构,防止拧上外盖气体交换膜发生位移而起皱,从而破坏气体交换膜。
瓶体与气体交换组合盖间通过螺纹联接。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具有以下显著特点:
1、细胞培养瓶内外气体交换通过气体交换膜进行,由于瓶体为广口结构,气体交换膜面积大,气体交换效率高;
2、气体交换组合盖内设计有气泡陷阱,培养瓶灌注不满形成的气泡被限制在陷阱内,不会移动到瓶体内影响细胞。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气体交换型细胞培养瓶的基本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盖体1由无毒医学聚碳酸酯注塑成型,外形尺寸为φ48×21(单位:mm),与瓶体8联接螺纹为M45×2,内密封圈2由硅橡胶加工成型,外径为φ42.8,内径φ32,厚2mm,盖体1和瓶体8通过螺纹联接后由内密封圈2形成密封防止渗漏。盖芯3由无毒医学聚碳酸酯注塑成型,置于盖体1内,与盖体1间距5mm形成气泡陷阱。气体交换膜4覆盖在盖芯3上,气体交换膜4中间部分厚度为0.1mm。止动片5厚0.2mm,由1Cr18Ni9Ti不锈钢线切成型,表面有4个扇形开口,边缘有半径为0.5mm凹口,与盖体1内侧0.5mm突起配合形成止 动结构,确保气体交换膜4不发生位移而起皱受损。止动片5外侧是外密封圈6,厚度为3mm,外盖7通过螺纹与盖体1联接,螺纹尺寸为M45×2,外盖7通过螺纹压紧上述部件。
实验时,用注射器向瓶体8内灌注,注射器针头刺穿外密封圈6、通过止动片5开口、再刺穿气体交换膜4和内密封圈3后,向瓶体8内加注细胞培养液。加注不满时形成的小气泡被限制在气泡陷阱内,不会漂移动瓶体8内影响细胞生长。瓶内外气体通过气体交换膜4实现交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未经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3441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