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重型起重机定滑轮组钢丝绳润滑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34888.8 | 申请日: | 2012-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821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24 |
发明(设计)人: | 赵鲁卿;陈晋;吴宗霞;王健新;孙和有;朱卉;王绪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钢(集团)控股有限公司;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5/50 | 分类号: | F16H55/50;F16N1/00;B66C13/00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张小虹 |
地址: | 243003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重型 起重机 定滑轮 钢丝绳 润滑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重型起重机定滑轮润滑,具体涉及一种重型起重机定滑轮组钢丝绳润滑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冶金行业重型起重机(150吨以上)钢丝绳润滑主要采取对主卷筒钢丝绳进行人工涂抹油脂的方式,其缺点是:现场环境恶劣,高温、高粉尘;主卷筒直径接近3米,长约5米,工人劳动强度大,耗时长;涂抹质量受到个人水平的影响;钢丝绳半侧与卷筒接触,只有另半侧能被涂抹到油脂,润滑质量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润滑效果好,润滑效率高,劳动强度低的重型起重机定滑轮组钢丝绳润滑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所述重型起重机定滑轮组钢丝绳润滑装置,包括设于定滑轮组底板上的润滑框架,在所述润滑框架相对的一对边上设有供钢丝绳穿过的润滑槽,在位于所述润滑框架的润滑槽之间的钢丝绳上设有用于润滑的润滑夹头。
所述润滑槽成对设置在所述润滑框架相对的一对边上,所述润滑槽为U型槽。
所述润滑槽为一对以上,所述润滑夹头为一个以上。
所述润滑框架由上盖板、底板及两端分别与底板及上盖板连接的侧板构成。
所述上盖板及底板平行设置,所述润滑槽成对设在上盖板及底板上。
所述重型起重机定滑轮组钢丝绳润滑装置,采用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首先,该润滑装置,由人工为钢丝绳涂抹油脂改为用润滑框架系统润滑钢丝绳,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润滑效率。
其次,润滑框架结构简洁、安装快捷、制作成本低,使用方便。
再次,该润滑装置增大了润滑范围,可以选择定滑轮组上的任意一根钢丝绳进行润滑,原先人工涂抹不到的地方,现在也能得到有效的油脂润滑。
再其次,提高了钢丝绳的润滑质量,原先人工润滑只能涂抹到半侧钢丝绳,现在能够对钢丝绳进行360度的圆周面润滑,大大提高了润滑效果。
最后,在钢丝绳外侧形成完美的润滑涂层,阻隔了钢丝绳与明火的直接接触,降低了钢丝绳与滑轮组及卷筒间的磨损,延长了钢丝绳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各幅附图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重型起重机定滑轮组钢丝绳润滑装置;
图2为图1重型起重机定滑轮组钢丝绳润滑装置的润滑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上述图中的标记均为:
1、润滑框架,2、润滑槽,3、润滑夹头,4、定滑轮组,5、定滑轮组底板,6、钢丝绳,7、上盖板,8、侧板,9、底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最优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述重型起重机定滑轮组钢丝绳润滑装置,包括设于定滑轮组底板5上的润滑框架1,在润滑框架1相对的一对边上设有供钢丝绳6穿过的润滑槽2,在位于润滑框架1的润滑槽2之间的钢丝绳6上设有用于润滑的润滑夹头3;在人工加压或使用电动油泵后,高压作用下油脂通过钢丝绳6上的润滑夹头3注射到钢丝绳6表面并渗入绳芯,同时开动起重机主卷扬,让钢丝绳6保持运行,穿过润滑夹头3的钢丝绳6部分就会被包裹住一层油脂,进而实现钢丝绳6的润滑;选取定滑轮组底板5处的钢丝绳6作为润滑点,定滑轮组5上的每根钢丝绳6位于整根绳的不同的区间,运行速度由低到高,利于操作者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不同的钢丝绳6区间和润滑速度;钢丝绳6不仅润滑均匀,润滑效果好,且润滑效率高,该装置替代人工润滑后,能够大大降低人工劳动强度,提供劳动效率。
润滑槽2为U型槽,润滑槽2成对设置在润滑框架1相对的一对边上;润滑槽2的数目为一对以上,图1及图2中润滑槽2为6对;润滑槽2的数目可视具体情况调整,通常与需要润滑的钢丝绳6数目相一致;钢丝绳6穿过润滑槽2后,开动起重机主卷扬,钢丝绳6保持运行的过程中,润滑夹头3能够被限制在润滑框架1中,保证通过润滑夹头3的钢丝绳6均能得到有效润滑。
润滑夹头3的数目及位置可是具体情况调整,润滑夹头3为一个以上,图1中润滑夹头3为两个,润滑夹头3可设于位于润滑槽2的任一钢丝绳6上,无论主卷扬向上或向下运转,润滑夹头3都会被限制在润滑框架1中;图1中,润滑夹头3分别设在润滑框架1两端处的润滑槽2之间;人工加压或使用电动油泵,利用高压不断将油脂通过润滑夹头3注射到钢丝绳6表面并渗入绳芯,实现钢丝绳6的润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钢(集团)控股有限公司;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马钢(集团)控股有限公司;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3488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变速器输入轴的间隙调整装置
- 下一篇:齿轮/齿圈轮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