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叶轮力矩之和新型风力发电机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34939.7 | 申请日: | 2012-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017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8 |
发明(设计)人: | 熊伟;冷杰;姜福滋;熊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熊伟 |
主分类号: | F03D9/00 | 分类号: | F03D9/00;F03D1/02;F03D1/06 |
代理公司: | 沈阳智龙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21115 | 代理人: | 宋铁军 |
地址: | 116399 辽宁省大***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叶轮 力矩 之和 新型 风力发电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专利以双叶轮力矩之和,求解欠饱和之差的技术短板,属空气动力学范畴涉及风电能源领域创新。
背景技术
当前,我国风电在全国570个电场单位,5万余风电机组,总装机容量4700万千瓦分布在全国海疆、平原、高山,占全国总能耗3%。
向西,甘肃酒泉的河西走廊,号称世界风库的玉门、瓜州,整年吹着四、五级的大风。但是,即使是四五级的大风,三叶片风电机组只是欠饱和运行(六级风力12.5m/s三叶片叶轮饱和运行),饱和运行时间一年只有96天。
向东,沿海地域的浙江、山东、黄海沿疆50米高空风速大于等于3m/s,年饱和运行时间也没有超过甘肃的河西走廊。
向南,福建、广东、云南风电机组也处在吃不饱条件下运行。
向北,松花江下游和内蒙及河北地区与酒泉、瓜州地区比较,风电机组一年到头也只有60天的饱和运行年时间率。
由此看出,全国已建设5万余风电机组,百分之百处在不同程度的欠饱和状态下运行。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双叶轮力矩之和新型风力发电机,采用双叶轮,解决了普通风力发电机欠饱和、欠功率运行的技术短板。
技术方案
双叶轮力矩之和新型风力发电机,其特征在于:在塔筒顶部机舱内设置发电机,并在发电机主轴两端设置有对称的双叶轮,两叶轮上的叶片为交叉布局结构。
两发电机串联,旋转主轴由联轴器对接,叶轮设置于电机轴两端,两发电机绕组可串联运行。
在塔筒上下设置结两台风力发电机组;一台设置于塔筒顶部,另一台设置于塔筒中部,两风力发电机组的叶片重叠2-4m结构。
叶轮叶片为三叶片结构。
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双叶轮力矩之和,提高空气动力对叶轮相对运动扭矩,翻倍的提高风电产能。
优点及效果
因为双叶轮翻倍增加风电叶轮扫风面积,由此风电机组产生翻倍的发电产能。其效果相当在全国再建570个风电场单位。由于专利单位可先施工,先投入双叶轮运行发电1-2年,多发电的经济收益,作为支付施工单位工程费用,国家不需再投入资金。
附图说明
图1是双叶轮单发电机结构示意图;
图2是双叶轮双发电机串联结构示意图;
图3是双叶轮双发电机组气动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叶片,2.发电机,3.叶轮,4.塔筒。
具体实施方式:
工作原理:
本实用新型根据空气动力学的基本理论,求解空气动力对风力发电三叶片叶轮相对运动造型的研究,相对运动面积的研究,相对运动上下叶片表面速度比的研究,相对运动流场的研究,相对运动效率的研究等。
双叶轮之和,补功率运行之差,如图1。
两1.5MW串联之和,补发电产能之差,如图2。
两单发电机组输出功率之和,补上网穿透力之差,如图3。
实施例1,双叶轮,永磁直驱发电机气动结构示意图。
如图1,双叶轮力矩之和,补功率运行之差。
永磁直驱单发电机轴两端设置对称前、后叶轮,两三叶片为交叉气动布局。空气动力作用于双叶轮两扫风面积,向相同一方向旋转扭矩。
前、后叶轮三叶片均无迎角、扭曲角,空气对叶片相对运动攻角较小,来流贴着叶片上下表面流过,空气动力对叶片相对运动动能,转换为对机械能作功。但叶片未拉动空气旋转运动,前三叶片叶轮在旋转中,叶片出口边气流只有旋转尾迹,并无强烈旋涡干扰后叶轮三叶片扫风作功。而作用于后叶轮三叶片的主气流,是来自前三叶片间矩空间未扰动的高速直流,对后三叶片相对运动产生向相于前叶轮旋转力矩。
如,正常运行的风电机组在六级风动力作用下(12.5m/s)驱动发电机三叶片叶轮饱和运行,每分钟18-20圈,即3.3 -3秒扫风一周。这就是说,12.5m/s风速作用于前叶轮三叶片同时,在同一秒时间内穿透前三叶片间距空间,作用于后叶轮产生旋转扭矩之和,驱动发电机18-20r/min切割确磁力线产生电能,补欠饱和运行之差。因此,求证前叶轮不会影响后叶轮扫风运动的效率。
由此,双叶轮力矩之和驱动发电机饱和运行,找回低风速欠饱和运行之差,广泛适用于1.5MW、2.0MW、3.0MW、4.0MW、5.0MW、6.0MW发电机组。
实施例2,双叶轮,永磁直驱发电机串联气动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熊伟,未经熊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3493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热交换燃烧室
- 下一篇:一种可移动式空气加热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