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壶嘴盖能自动反弹的水壶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35469.6 | 申请日: | 2012-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418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发明(设计)人: | 汤燎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汤燎勇 |
主分类号: | A47J27/21 | 分类号: | A47J27/21;A47J36/14;A47J36/12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100 | 代理人: | 华辉 |
地址: | 529159 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司前镇前锋工***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壶嘴盖能 自动 反弹 水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厨具,特别是一种用于烧水的水壶。
背景技术
可用于炉具上烧水的水壶,是一种备受喜爱且应用广泛的厨具,通常由壶身、盖子、把手及壶嘴构成。为了将壶嘴封闭,保证壶身内腔的干净卫生,同时防止开水溅出烫伤人,壶嘴上通常设有壶嘴盖。现有的水壶,通常设有便于开启壶嘴盖的开盖机构,但是存在结构复杂、开盖不方便等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外表美观且壶嘴盖开盖方便、易于操作的水壶。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壶身、把手、壶嘴及壶嘴盖,所述把手临近壶嘴处设有凹槽,壶嘴盖具有杆部并通过杆部铰接于凹槽内,凹槽内还设有一联动推杆及一具有自由端的弹性件,联动推杆中部通过枢接轴枢接于凹槽内并形成支点,联动推杆的一终端自凹槽内向下延伸而形成按压端,另一终端铰接于壶嘴盖杆部末端而形成联动端,联动端同时与弹性件的自由端活动连接以在弹性件回复力作用下驱动壶嘴盖复位。
所述弹性件由一金属薄片构成。
所述壶嘴盖包括外盖及内盖,外盖与杆部一体形成,所述内盖由内盖盖体及具有空腔的连接部构成,连接部贯穿并紧固于外盖上。
所述连接部的空腔内设有在水开时鸣响的鸣笛。
所述连接部外套设有弹簧。
所述把手为扁平的Ω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在把手临近壶嘴处开设凹槽,在凹槽内设置可联动开启壶嘴盖的联动推杆,联动推杆的按压端自凹槽内向下延伸而位于把手下方。因此,提起把手时,只要轻轻伸出食指,便能向上顶按压端而使壶嘴盖联动开启,操作极为方便。特别是,本实用新型还设有与联动推杆的联动端活动接触的弹性件,在压力消失时推动壶嘴盖复位,且使得壶嘴盖覆盖得更为严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外观结构图;
图2是壶嘴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联动推杆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详细的解释和说明,但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结构的限定。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壶身1、把手2、壶嘴3及壶嘴盖4。
如图2,壶嘴盖4包括外盖401、内盖402及与外盖401一体形成的杆部403。内盖402由内盖盖体及具有空腔的连接部构成,连接部贯穿并紧固于外盖上,其外套设有使内盖覆盖得更紧固的弹簧。连接部的空腔内设有在水开时鸣响的鸣笛。
如图1、3所示,把手2横跨于壶身开口之上且呈扁平的Ω形,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外观非常美观。把手2在临近壶嘴3处设有凹槽7,凹槽7内设有一联动推杆5及一具有自由端的弹性件。壶嘴盖的杆部403铰接于凹槽内,联动推杆5中部通过枢接轴6枢接在凹槽内并形成支点,联动推杆5的一终端自凹槽内向下延伸而形成按压端501,另一终端铰接于杆部403的末端而形成可以带动壶嘴开开启或盖上的联动端502,联动端502同时与弹性件的自由端活动接触,这样可借助弹性件的回复力来驱动壶嘴盖复位,且使壶嘴盖的覆盖更紧固。
弹性件由一金属薄片构成,金属薄皮一端固定在凹槽内,另一端刚好与联动端502活动接触。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案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故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或等同变化,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汤燎勇,未经汤燎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3546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