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登高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36643.9 | 申请日: | 2012-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010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8 |
发明(设计)人: | 沈骏;陈喆;朱世平;陈忠良;施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建工七建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D15/00 | 分类号: | E04D1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微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7 | 代理人: | 郑玮 |
地址: | 20005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登高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木结构屋面的建筑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木结构屋面的施工用登高装置。
背景技术
到了20世纪90年代后期,我国经济发展达到了新高度,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在沿海发达地区陆续引进了加拿大等北美地区体系3层轻型木结构住宅,至今已建成数千幢。我国木结构终于在国家兴旺发达的环境中得到复苏,但是木结构在国内建筑领域还属于一个很小的范畴,在我们国家还处于起步阶段,并不是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以往轻型木结构建筑斜屋面施工过程中,操作人员通常采用系安全带、穿防滑鞋、用长扶梯的常规施工方法,这种传统的施工方法存在工效慢、受环境影响较大(风、雨)等因素,尤其是斜屋面坡度越陡(≥45°),人在上面施工,身体重心易向后仰,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因此,应该对这一传统操作施工方式进行加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适用于轻型木结构屋面施工的更安全且装卸使用更方便的登高装置。
为了解决这一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登高装置,包括成对的支撑杆和木方,所述成对的支撑杆的下端分别设有预留洞,所述木方的两端分别穿设于所述成对的支撑杆的预留洞中,所述成对的支撑杆分别可拆卸式安装于木结构屋面的屋架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登高装置还包括若干螺纹钉,所述支撑杆的一侧的边缘沿所述支撑杆的轴向间隔设有若干向下倾斜的斜口,所述螺纹钉穿过所述斜口将所述支撑杆安装于木结构屋面的屋架上,所述斜口的宽度与所述螺纹钉的直径匹配。
所述斜口与所述支撑杆的轴向成45度的夹角。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登高装置还包括一个固定部,所述固定部连接所述预留洞和所述支撑杆。
所述固定部与所述支撑杆的靠近所述预留洞的夹角为45度。
所述螺纹钉的直径大于8毫米。
所述支撑杆的厚度大于等于3毫米。
本实用新型通过支撑杆和与之匹配的木方的引入,通过简单的装卸就能为屋面施工提供了可站立的空间,保证了施工的安全性,同时,通过支撑杆与屋面间的可拆卸安装固定了本实实用新型提供的登高装置的位置,提供一种适用于木结构屋面施工的更安全且装卸使用更方便的登高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登高装置的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登高装置的一实施例的支撑杆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01—支撑杆;102—木方;103—螺纹钉;104—预留洞;105—固定部;106—斜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图1、图2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登高装置进行详细的描述,其仅仅为本实用新型一优选的实施例,可以认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脱离其内容和精神的范围内对其进行修改和润色。
请参考图1,并结合图2,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登高装置,包括成对的支撑杆101和木方102,所述成对的支撑杆101的下端别设有预留洞104,所述木方102的两端穿设于所述成对的支撑杆101的预留洞104中,所述成对的支撑杆101分别可拆卸式安装于木结构 屋面的屋架上。
本实施例通过成对的支撑杆101和与之匹配的木方102的引入,通过简单的装卸就能为屋面施工提供了可站立的空间,保证了施工的安全性,同时,通过支撑杆与屋面间的可拆卸安装固定了本实施例提供的登高装置的位置,提供一种适用于木结构屋面施工的更安全且装卸使用更方便的登高装置。所述木方102通过穿过成对的所述支撑杆101的预留洞104固定其位置。当木方102受到成对的支撑杆101支撑时,能够保证其水平位置的稳固。如图1所示的仅仅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登高装置的一优选的实施例,在其他可选的实施例中,支撑杆101可以穿过几个或者是多个支撑杆101的预留洞104,形成多个可登高的空间,只需要满足木方102受力的均匀和木方102的稳固即可。
本实施例提供的登高装置还包括若干螺纹钉103,所述支撑杆101的一侧的边缘沿所述支撑杆101的轴向间隔设有若干向下倾斜的斜口106,所述螺纹钉103穿过所述斜口将所述支撑杆101安装于木结构屋面的屋架上,所述斜口106的宽度与所述螺纹钉103的直径匹配。
如此设计可以用助于支撑杆101通过斜口106挂在螺纹钉103上,也便于螺纹钉103的装卸,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斜口与所述支撑杆的轴向成45度的夹角,即所述边缘与所述斜口106之间靠近未设有预留洞一端的夹角为45度。即与所述斜口106连接的支撑杆101 的边缘与所述斜口106之间靠近未设有预留洞104一端的夹角为45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建工七建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建工七建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3664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