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精密静压轴承润滑油微调节流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37000.6 | 申请日: | 2012-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095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9 |
发明(设计)人: | 张庆飞;董宏斌;管爱春;田世领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锻压机床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33/02 | 分类号: | F16C33/02;F16C32/06;F16K7/07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董旭东 |
地址: | 225127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精密 静压 轴承 润滑油 微调 节流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轴承的润滑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精密静压轴承的润滑装置。
背景技术
压力机床上使用的静压轴承是滑动轴承的一种,其利用压力泵将润滑油强行泵入轴承和轴之间的微小间隙进行润滑。使机床可承受高转速及具有高承载能力,其润滑系统主要由油箱、润滑泵、过滤器、溢流阀、安全阀、节流器等组成。工作时,通过节流器将压力油注入轴与轴承之间的间隙中,实现润滑。现有技术中,静压轴承所使用的节流器结构大致分为:小孔固定节流器、毛细固定节流器、滑阀反馈可变节流器和薄膜反馈可变节流器。其不足之处在于:这些节流器要么结构简单,但调节困难;要么调节方便,但结构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精密静压轴承润滑油微调节流结构,使其不仅结构简单,同时调节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精密静压轴承润滑油微调节流结构,包括设有中空内腔的阀体,阀体上设有进油口和出油口,所述阀体的中空内腔中设有套管,套管外周与所述中空内腔密封连接,进油口和出油口经所述套管相接通,所述套管中插装有内管,内管与套管之间留有环形间隙,所述内管的一端封闭,内管的另一端与控制油口接通。
该装置工作时,控制油口接控制压力油,进油口接通工作压力油,出油口接通静压轴承的进油通道,工作压力油经过环形间隙进入静压轴承内,对静压轴承进行润滑,在需要改变静压轴承的进油流量时,改变控制油口的压力,此压力作用在内管上,使内管微量膨胀变形,改变环形间隙的通流面积,即可改变静压轴承的供油量;由于内管的膨胀变形量和控制压力油的压力之间呈函数关系,两者之间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因此内管的膨胀变形量是可以通过改变控制压力油的压力得以实现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改变控制压力油的油压实现静压轴承供油量的微调,其结构简单且调节方便,易于实现自动控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控制油口设置在控制油接头上,控制油接头密封连接在阀体上,内管与控制油接头密封连接。该方案便于内管的连接安装和密封。
其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中空内腔为贯穿阀体的通道,控制油接头设置在通道的一端,通道的另一端设有丝堵,丝堵的中心设有盲孔,所述内管的封闭端插入所述盲孔中,套管和内管同轴设置。该方案便于套管和内管的安装定位,套管和内管同轴设置,使两者之间的间隙改变可控性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在压力机上的使用状态图。
图3为利用本实用新型的供油系统工作原理图。
其中,1套管,2阀体,3控制油接头,4内管,5丝堵,6盲孔,7轴承座,8铜轴承,9曲轴,10油箱,11进口滤器,12溢流阀,13油泵,14出口滤器,15单向阀,16顺序阀,17调压阀,I 进油口,O出油口,C控制油口。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为精密静压轴承润滑油微调节流结构,其阀体2内设有中空内腔,阀体2上设有进油口I和出油口O,阀体2的中空内腔中设有套管1,套管1外周与所述中空内腔密封连接,进油口I和出油口O经所述套管1相接通,所述套管1中插装有内管4,内管4与套管1之间留有环形间隙,所述内管4的一端封闭,内管4的另一端与控制油口C接通;控制油口C设置在控制油接头3上,控制油接头3密封连接在阀体2上,内管4与控制油接头3密封连接;中空内腔为贯穿阀体2的通道,控制油接头3设置在通道的一端,通道的另一端设有丝堵5,丝堵5的中心设有盲孔6,所述内管4的封闭端插入所述盲孔6中,套管1和内管4同轴设置。
该装置应用在压力机上时,可如图2所示,控制油口C接控制压力油,进油口I接通工作压力油,出油口O接通压力机轴承进油通道,压力机曲轴9两端设有轴承座7,轴承座7内设置有支撑曲轴9的铜轴承8,进油通道接通到铜轴承8和曲轴9之间的间隙中,工作压力油经过环形间隙进入铜轴承8和曲轴9之间的间隙中,进行润滑,在需要改变进油流量时,改变控制油口C的压力,使内管4微量膨胀变形,即可实现。
如图3所示,为供油系统工作原理图,其压力机铜轴承8的润滑油和控制压力油可以共用一个油路系统,油泵13经进口滤器11从油箱10吸油,加压后经出口滤器14给单向阀15供油,多余的油经溢流阀12回流到油箱10;压力油经单向阀15后分为两路,一路经调压阀17接入控制油口C,另一路经顺序阀16接进油口I。在调压阀17压力逐渐增大时,出油口O的出油流量会逐渐减小,因此,通过调节调压阀17,即可微调改变供入铜轴承8的润滑油流量。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所公开的技术内容,不需要创造性的劳动就可以对其中的一些技术特征作出一些替换和变形,这些替换和变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锻压机床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扬州锻压机床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3700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液压夹钳式制动器
- 下一篇:一种钳夹式重型罐体运输车架及运输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