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行走浇铸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37302.3 | 申请日: | 2012-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634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项炳和;伍华弟;张亮;肖枫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青山钢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41/12 | 分类号: | B22D41/12;B22D35/04 |
代理公司: | 杭州赛科专利代理事务所 33230 | 代理人: | 曹绍文 |
地址: | 323903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行走 浇铸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浇铸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自动行走浇铸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浇注装置一般采用的是固定式的机构架,钢包车放上去后除大车行走后,只能来回的进行微调。这种浇铸装置只能将钢包车上的钢水通过铸锭浇注成型,但钢水在向钢锭内流入时,水口与耐材有一定的距离,钢水在向下流的过程势必带来空气的吸入。钢水与空气接触后不可避免的产生二次氧化。因钢水的二次氧化,氧化物会在钢锭中存在,一般都会造成钢锭表面夹杂。在轧制成钢棒后都要经过扒皮操作。使钢材的成材率下降。有些严重的情况钢材头部还要切掉,浪费更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了一种能够提高钢材成材率,从而节约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自动行走浇铸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自动行走浇铸装置,包括机构架和设置在机构架上的钢包车,所述机构架上设有钢包车升降装置,所述钢包车升降装置包括相互配套的升降减速机和升降杆。
优选地,所述升降减速机和升降杆端部通过斜齿轮配合。
优选地,所述钢包车上设有钢包车行走装置,所述机构架上设有机构架行走装置。
优选地,所述机构架底部设有滚轮。
本实用新型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了钢包车升降装置,使钢包车上的钢水在流入耐材的过程中可以根据要求高低升降,从而减少了钢水在浇注过程中因吸气造成的二次氧化,提高了钢材成材率,节约了生产成本和提高了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侧视图。
图中1.机构架,2.钢包车,3.升降减速机,4.升降杆,5.斜齿轮,6.钢包车行走装置,7.滚轮,8.机构架行走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但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如图1和2所示,一种自动行走浇铸装置,包括机构架1和设置在机构架1上的钢包车2,机构架1上设有钢包车升降装置,钢包车升降装置包括相互配套的升降减速机3和升降杆4。升降减速机3和升降杆4端部通过斜齿轮5配合。钢包车2上设有钢包车行走装置6,机构架1上设有机构架行走装置8。机构架1底部设有滚轮7。
本实用新型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了钢包车升降装置,使钢包车上的钢水在流入耐材的过程中可以根据要求高低升降,从而减少了钢水在浇注过程中因吸气造成的二次氧化,提高了钢材成材率,节约了生产成本和提高了经济效益。
本实用新型带来的经济效益如下:同样的一炉钢拿轧制规格为∮65来和以前对比,每一条切头时要少切10cm,划算成重量有25Kg,一炉20条就有500Kg,成品与废钢的差价约1000元;同时部分圆钢的扒皮量也比以前少扒一次(一次约扒掉0.75毫米),一条就要扒掉约40Kg.一炉20条就有约800公斤。成品与废钢的差价约1600元。一个月产量约210炉,能多出效益约20来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青山钢铁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青山钢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3730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薄板坯浸入式水口组合模具
- 下一篇:双真空铸钢锭中间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