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变电站内的构架受压柱与围墙的联合基础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37993.7 | 申请日: | 2012-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007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8 |
发明(设计)人: | 韩文涛;冯仁祥;葛中桂;黄达余;安春秀;钱锋;周志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省电力设计院 |
主分类号: | E02D27/01 | 分类号: | E02D27/01;E02D27/42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1 | 代理人: | 翁霁明 |
地址: | 310012***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电 站内 构架 受压 围墙 联合 基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电站内的构架受压柱与围墙的联合基础,属于变电站的基础建设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变电站设计自采用统一通用模块之后,围墙内占地面积成为一项硬指标不得突破,然而各种地质条件需求的基础布置形式及基础占地大小各异,在有限的空间里布置下最胖的天然地基独立基础成为一个棘手的问题。图1所示,变电站内出线构架上部一般采用A字形排架结构,天然地基时以往均对A字杆的两个柱单独设独立基础,根据A字杆构架柱实际受力分析,靠近围墙侧柱基础受压最不利、靠近站内设备侧柱基础受拉最不利,基础设计需综合考虑抗拔和抗压能力;围墙基础做法是站内外挡土墙兼围墙基础。按传统设计,将围墙基础与构架基础脱开布置,构架与围墙之间的距离完全受基础大小限制;若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100kPa,站内回填土1.0m深,110kV构架中柱采用独立基础尺寸需要2.2m(宽)X2.8m(长)X2.2m(深),留出A字杆根开,构架中心线必须与围墙中心线保证3139的距离才能保证各基础不相碰,再考虑施工作业面以及围墙基础在使用过程中受构架基础应力扩散产生不均匀沉降导致围墙开裂等因素,约需3.8m空间方可实现构架基础和围墙及其下挡土墙顺利施工并使用,而变电站通用设计标准模块110kV构架与围墙仅留有3.0m。一旦突破通用设计变电站围墙需反复论证说明并需各级审查单位审定,程序繁琐且影响工程进度。若不增大围墙内尺寸,狭小的围墙线内则无法留足构架独立基础与挡墙基础完全脱离的空间,因此巧妙合理布置此二项基础成为变电工程设计的难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能增强基础抗压能力,解决站址围墙内地下基础布置局促、相碰的现象,实现节约投资、减小用地、不突破国家电网公司通用设计占地硬指标等目的的变电站内的构架受压柱与围墙的联合基础。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它是将构架基础与围墙下挡墙基础的下部联合布置并进行整浇形成联合基础,在联合基础的一侧通过预埋螺栓将A字杆构架柱与构架基础连接。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理论计算和现场实践经验,得出常规110kV受压构架柱与围墙荷载相仿,因此可将此二者的基础联合布置形成整浇基础,整浇后的基础同时承担受压构架和围墙荷载,安全可靠,更压缩了构架与围墙之间的尺寸,减少了围墙基础的有效应力,节约了工程投资,施工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常规110kV构架基础平面布置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110kV构架基础平面布置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联合基础挡土墙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介绍:图2、3所示,本实用新型将构架基础1与围墙下挡墙基础2下部联合布置并进行整浇形成联合基础3,为不影响各自的使用功能,在联合基础3的一侧通过预埋螺栓将A字杆构架柱4与基础可靠连接,另一侧考虑围墙外整体立面效果及站内外排水通畅,将挡墙露出地面部分外观做法与其余处挡墙做法统一处理,且在联合基础两端通过设构造柱伸缩缝的方法与其余围墙脱开以避免墙体开裂。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思路,即采用地下基础合理整浇(构架与挡墙基础),解决用地面积无法拓展时的构筑物基础相碰问题,消除相邻基础间应力差带来的不均匀沉降等副作用,同时不影响原有的外观效果,有效控制变电站征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电力设计院,未经浙江省电力设计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3799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电缆工井的井下隔离装置
- 下一篇:密封沟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