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振动超等长链球专项力量练习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38871.X | 申请日: | 2012-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617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齐骥;牛荣利;李玉宪;韩冰;赵樱婷;汤琪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A63B69/00 | 分类号: | A63B69/00;A63B21/02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高媛 |
地址: | 15008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振动 超等 链球 专项 力量 练习 装置 | ||
1.一种振动超等长链球专项力量练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练习装置包括环形板(1)、可伸缩弹性支架(3)、手柄(52)、连杆(53)、连杆螺套(54)、钢丝(55)、第一弹簧(56)、管体(57)、螺母(62)、拉杆(64)、拉手(65)、振动装置(15)、两个滚轮(51)及多个滑块(63);
可伸缩弹性支架(3)的上端与环形板(1)的下端面固接,可伸缩弹性支架(3)的下端与振动装置(15)的上面板(15-1)固接,振动装置(15)设置在地面上,环形板(1)的后端向下倾斜,环形板(1)的下端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α)为37°±3°,环形板(1)的中心孔的孔径(d1)为75cm-85cm,环形板(1)的外圆周端面的直径(d2)为240cm-260cm,管体(57)弯制成螺旋状,螺旋状管体设置在环形板(1)的上环形面上且二者可拆卸连接,螺旋状管体的一端口至环形板(1)的中心连线与环形板(1)的最高点至最低点的中心线之间的夹角(β)为30°,螺旋状管体的管壁上与环形板(1)的外侧壁相邻的一侧设有开口(58),开口(58)沿螺旋状管体的全长开设,两个滚轮(51)滚动设置在螺旋状管体的内壁上,且位于与环形板(1)的中心孔相邻的一侧,连杆(53)的一端与两个滚轮(51)的轮架固接,连杆(53)的另一端穿出螺旋状管体上的开口(58)设置在螺旋状管体的外部,连杆(53)的横截面为圆形,连杆(53)的另一端侧壁上加工有螺纹,连杆(53)与连杆螺套(54)螺纹连接,连杆螺套(54)与多个滑块(63)弹性连接,滑块(63)上设有中心孔,多个滑块(63)叠放在一起并设置在环形板(1)的上端面上,且多个滑块(63)的横截面积由上至下依次增大,位于上端的滑块(63)的中心孔孔径小于位于下端的滑块(63)的中心孔径,位于下端的滑块(63)的中心孔内装有螺母(62),拉杆(64)为弯杆,拉杆(64)的一端与穿过滑块(63)的中心孔并与螺母(62)螺纹连接,拉杆(64)的另一端与拉手(65)固接,连杆(53)的一端穿过多个滑块(63)的中心孔与螺母(62)螺纹连接,钢丝(55)的一端与两个滚轮(51)的轮架固接,钢丝(55)的另一端穿出螺旋状管体的另一端口并与第一弹簧(56)的一端固接,第一弹簧(56)的另一端与固定物体固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振动超等长链球专项力量练习装置,其特征在于:可伸缩弹性支架(3)包括四根可伸缩弹性支腿(23)和四根横梁(24);四根可伸缩弹性支腿(23)中的两根设置在环形板(1)下端面上且位于与该环形板(1)的倾斜方向平行的中心轴线上,四根可伸缩弹性支腿(23)中的剩余两根设置在环形板(1)下端面上且位于与该倾斜方向垂直的中心轴线上,由四根可伸缩弹性支腿(23)的上端面构成一个斜面,斜面的倾斜方向和倾斜角度均与环形板(1)的倾斜方向和倾斜角度相同,相邻两根可伸缩弹性支腿(23)之间通过一根横梁(24)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振动超等长链球专项力量练习装置,其特征在于:每根可伸缩弹性支腿(23)包括支腿(25)、支腿套(26)、第一销轴(27)、第一连接耳(28)、第二连接耳(29)、第二弹簧(30)和第二销轴(34);支腿(25)上沿其轴向设有多个第一销轴穿过孔,支腿套(26)上沿其轴向设有多个第二销轴穿过孔,支腿(25)的下端插入到支腿套(26)上端的内腔中,支腿(25)和支腿套(26)通过装在第一销轴穿过孔和第二销轴穿过孔内的第一销轴(27)连接,相邻两个支腿套(26)之间通过一根横梁(24)连接,支腿套(26)的下端与振动装置(15)的上面板(15-1)固接,支腿(25)的上端面的中心位置设有盲孔,第二弹簧(30)的下端设置在支腿(25)的盲孔内且与支腿(25)固接,第二弹簧(30)的上端与第一连接耳(28)的下端面固接,第一连接耳(28)与第二连接耳(29)通过第二销轴(34)铰接,第二连接耳(29)的上端面与环形板(1)的下端面固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师范大学,未经哈尔滨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38871.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