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胎儿镜用新型穿刺鞘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39147.9 | 申请日: | 2012-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170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26 |
发明(设计)人: | 李俊男;梁志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34 | 分类号: | A61B17/34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308 | 代理人: | 周维锋 |
地址: | 400038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胎儿 新型 穿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对母体腹壁穿刺经子宫壁进入羊膜腔内的穿刺器械。
背景技术
胎儿镜是微创宫内治疗的里程碑,胎儿镜检查是使用超声波定位后,再通过穿刺鞘穿刺母体腹壁并经子宫壁进入羊膜腔后,让直径很细的光学纤维内镜进入羊膜腔,以便于观察胎儿性别外貌、抽取脐血、取胎儿组织活检及对胎儿进行宫腔内治疗的技术,也是产前诊断治疗最直接有效的技术。
现有的针对3mm胎儿镜的穿刺鞘为单体结构,对宫内治疗的病例,母体需要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穿刺点,即内镜通道及操作通道各自分开的穿刺点,对孕妇产生的创伤大,因穿刺点的不同轴性导致操作难度大,不利于手术操作的顺利进行,严重阻碍了胎儿镜宫内治疗技术的发展,手术时间延长,手术后流产率增加。同时,现有穿刺鞘的内镜与光纤或手术器械共用通道造成相互干扰,影响成像质量,不利于手术操作的顺利进行。
针对上述不足,需对现有的穿刺鞘进行改进,使其在使用时手术器械与内镜之间互不干扰,以保证内镜的成像质量,从而提高手术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胎儿镜用新型穿刺鞘,该穿刺鞘的鞘管采用双通道结构,将内镜通道与穿刺及操作通道分开设置并有机结合起来,解决现有穿刺鞘内镜与手术器械操作通道不同轴需分开穿刺及成像质量容易受影响的技术问题,降低对孕妇的损伤及简化胎儿镜下宫内治疗技术难度,使开展胎儿镜技术更容易。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手段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胎儿镜用新型穿刺鞘,包括连接腔、连接于连接腔前端的鞘管、用于穿过鞘管进行穿刺的穿刺鞘芯、连接于连接腔侧面的液体出入孔、分别连接于连接腔后端的腔镜孔和操作孔,所述鞘管由平行紧靠设置的腔镜管和操作管构成,所述液体出入孔和腔镜孔均与腔镜管连通,腔镜孔与腔镜管同轴设置,操作孔与操作管连通。
进一步,所述操作孔倾斜设置,操作孔与腔镜孔之间的夹角为锐角。
进一步,所述腔镜管与操作管的前端均为斜面,两者的前端斜面斜度相等且共面。
进一步,所述液体出入孔与操作孔上均设置开关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胎儿镜用新型穿刺鞘,包括连接腔、连接于连接腔前端的鞘管、用于穿过鞘管进行穿刺的穿刺鞘芯、连接于连接腔侧面的液体出入孔、分别连接于连接腔后端的腔镜孔和操作孔,所述鞘管由平行紧靠设置的腔镜管和操作管构成,所述液体出入孔和腔镜孔均与腔镜管连通,腔镜孔与腔镜管同轴设置,操作孔与操作管连通,使用时,首先用带芯的穿刺鞘穿刺,然后取出穿刺鞘芯,插入内镜、激光光纤或手术器械等进行检查操作,该穿刺鞘的内镜通道与操作通道共轴,手术时仅需一次穿刺,对孕妇损伤小,同时,内镜通道与激光光纤或手术器械通道之间相互独立,消除内镜受到的干扰,成像质量高,从而可有效保证各项操作的顺利进行。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使用本实用新型穿刺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胎儿镜检查用穿刺鞘,包括连接腔1、连接于连接腔1前端的鞘管2、用于穿过鞘管2进行穿刺的穿刺鞘芯3、连接于连接腔1侧面的液体出入孔4、分别连接于连接腔1后端的腔镜孔5和操作孔6,液体出入孔用于向羊膜腔内注入液体或羊水过多时自该侧孔引流出羊水,保持羊膜腔内一定的宫腔压力,便于暴露检查及操作空间,所述鞘管2由平行紧靠设置的腔镜管2a和操作管2b构成,所述液体出入口4和腔镜孔5均与腔镜管2a连通,腔镜孔5与腔镜管2a同轴设置,操作孔6与操作管2b连通,使用时,由于内镜通道与激光光纤及手术器械通道相互独立,两者不会发生干扰,有效保证了内镜的成像质量,进而保证了操作的顺利进行。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操作口6倾斜设置,操作孔6与腔镜孔5之间的夹角为锐角,本实施例中该锐角为15度,角度越小,越有利于器械的进入,但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操作,选择15度角,既可方便操作,也不影响光纤及手术器械的顺利进入,为较佳的实施方式。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腔镜管2a与操作管2b的前端均为斜面,两者的前端斜面斜度相等且共面,使操作管与腔镜管整体即鞘管的前端形成尖锐部,便于通过穿刺点穿过母体腹壁进入羊膜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3914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中子测水仪探测器
- 下一篇:一种儿童用字母形拼图游戏地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