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适合垂直钻井系统的PDC钻头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39399.1 | 申请日: | 2012-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668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7 |
发明(设计)人: | 韦忠良;曾义根;崔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B10/43 | 分类号: | E21B10/43;E21B10/60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楼高潮 |
地址: | 21316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合 垂直 钻井 系统 pdc 钻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适合垂直钻井系统的PDC钻头,广泛应用于深井、大斜度井、大位移井、水平井、分支井的防斜打直。
背景技术
为了更好地解决石油勘探开发过程中的直井防斜问题,国内不少油田采用了垂直钻井系统进行防斜打直,并且取得了良好的防斜打直效果。然而,垂直钻井系统在研磨性强、可钻性差、高陡构造地层的提速效果并不是很明显。主要是由于与垂直钻井系统配合的PDC钻头结构设计针对性不强,忽略了垂直钻井系统对PDC钻头的设计要求,导致钻井提速效果受到了限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设计更加合理,能够与垂直钻井系统相配合的PDC钻头。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适合垂直钻井系统的PDC钻头主要包括:流道、排屑槽、喷嘴、钻头基体、副刀翼和主刀翼组成,钻头基体上设有副刀翼和主刀翼,流道位于副刀翼和主刀翼之间,排屑槽由钻头基体外侧介于副刀翼和主刀翼之间的空腔构成,喷嘴镶装在钻头基体上,副刀翼和主刀翼上设置有切削齿,主刀翼下部设有短保径块,所述短保径块表面均匀地分布有金刚石,同时由于副刀翼下端没有设置短保径块,这样能够增大钻头基体与副刀翼之间所形成排屑槽的过流面积,减少泥包现象发生。
进一步的,所述副刀翼和主刀翼大小不等并且非对称设计,有利于保证钻头的稳定性,延长钻头的使用寿命,提高井身质量。
进一步的,所述钻头基体整体与短接头焊接成一体。
更进一步的,所述短保径块的边缘分布有侧向切削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采用短保径块设计可降低保径支撑阻力,提高转向和受到动力钻具侧向推动时的敏感性;在短保径块边缘设置侧向切削齿,确保钻头在具有动态侧向力的条件下,对井眼低边同样具有攻击能力,提高了切削齿切削岩石的效率;短接头设计可缩短垂直钻井系统推块到钻头基体及工作表面的距离,有利于提高垂直钻井系统推靠钻头的效率,加快钻头形成降斜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适合垂直钻井系统的PDC钻头端面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2所示,一种适合垂直钻井系统的PDC钻头,主要由流道1、排屑槽2、喷嘴3、钻头基体4、副刀翼5和主刀翼6组成,钻头基体4上设有副刀翼5和主刀翼6,所述副刀翼5和主刀翼6大小不同并且非对称设计,有利于保证钻头的稳定性,延长钻头的使用寿命,提高井身质量;流道1位于副刀翼5和主刀翼6之间,排屑槽2由钻头基体4外侧介于副刀翼5和主刀翼6之间的空腔构成,喷嘴3镶装在钻头基体4上,副刀翼5和主刀翼6上设置有切削齿7,其中主刀翼6上的切削齿承担钻进初期的井底造型,用来挤碎岩芯便于其他切削齿进一步切削岩石;副刀翼上的切削齿在钻进过程中起着辅助切削的作用,主刀翼6下部设有短保径块8,所述短保径块8表面均匀地分布有金刚石11,短保径块8的边缘分布有侧向切削齿10,所述侧向切削齿10可以在确保钻头具有动态侧向力的条件下,对井眼低边岩石同样具有攻击能力,提高了切削齿切削岩石的效率,同时由于副刀翼5下端没有短保径块8能够增大钻头基体4与副刀翼所形成排屑槽的过流面积,减少泥包现象发生;钻头基体4整体与短接头9焊接成一体。
在采用垂直钻井系统进行防斜打直钻进时,首先把PDC钻头与垂直钻井系统以及相应的钻具组合连接起来,一起下入井底,然后开泵循环钻井液并加压旋转钻进,在旋转钻进过程中,PDC钻头的短保径块可降低保径支撑阻力,提高转向和受到动力钻具侧向推动时的敏感性;短保径段的侧向切削齿可以在确保钻头具有动态侧向力的条件下,对井眼低边岩石同样具有攻击能力,这样就提高了切削齿切削岩石的效率;短接头设计缩短了垂直钻井系统推块到钻头基体及工作表面的距离,提高了垂直钻井系统推靠钻头的效率,加快钻头形成降斜率;而垂直钻井系统在高陡构造地层中则会自动重复追踪井斜变化,自动设定和调整工具侧向力,使井眼轨迹迅速恢复垂直状态,有效地解决了防斜和加大钻压之间的矛盾,较大幅度地提高了机械钻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大学,未经常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3939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齿轮泵前泵盖翻转式双面钻孔专用装置
- 下一篇:临床麻醉插管辅助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