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全自动豆棒卷制机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39442.4 | 申请日: | 2012-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728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24 |
发明(设计)人: | 王元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魏钇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C20/02 | 分类号: | A23C20/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308 | 代理人: | 周维锋 |
地址: | 重庆市梁平***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全自动 豆棒卷制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加工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全自动的豆棒卷制机械。
背景技术
豆棒其形如棒,故有此名。
传统的豆棒卷制工艺完全依赖人工完成,其制作方法是:将大豆用温水泡胀,磨成豆浆;用纱布过滤,豆渣弃之不用,将豆浆煮沸,用蒲扇扇其表面,使之结皮,用卷辊将皮裹起;然后再扇再裹,直至豆浆被裹完。稍干后,用刀剖开,取出中间卷辊,便做成了一根豆棒。把八根至十根不等的豆棒串成一排,就成了通常所见的豆棒。以往采用传统方法卷制豆棒时,按两人一组,作业时间12小时,每天产品不过8公斤,其卷制效率极低,人力成本高。另外,人工卷制豆棒时对豆皮的牵拉不均匀,容易造成豆皮断裂,严重影响豆棒卷制质量。
针对上述不足,需探索一种全自动的豆棒卷制机械,以提高卷制效率,降低劳动力成本,且能够提高豆棒的卷制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全自动豆棒卷制机,该卷制机通过机械自动实现卷辊供给与卷制运动,解决了传统人工卷制方式卷制效率低、劳动力成本高、卷制质量差等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手段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全自动豆棒卷制机,包括豆浆锅、横跨在豆浆锅上的卷辊、用于搓动卷辊从豆浆锅的一端滚动至另一端的卷辊驱动装置和用于向卷辊驱动装置提供卷辊的给辊装置,所述卷辊驱动装置包括两组分别设置于豆浆锅两侧的皮带传动机构,所述皮带传动机构包括主动轮、从动轮和设置在主动轮与从动轮上 的传动带,所述传动带与豆浆锅两侧锅沿之间形成搓动卷辊滚动的卷辊通道。
进一步,所述给辊装置包括能够容纳多个卷辊的容置部和用于将卷辊从容置部拨动到卷辊通道中的拨辊轮,所述容置部的底部设置有卷辊出口,所述拨辊轮设置在卷辊出口处,所述拨辊轮的轮缘上设置有缺口使得卷辊能够落入到缺口中并随着拨辊轮的转动运送至卷辊通道上。
进一步,卷辊的两端为圆柱形,卷辊的中部为扁平状。
作为上述方案的替换方案,所述卷辊为圆柱形。
进一步,本实用新型的全自动豆棒卷制机还包括用于按压所述圆柱形卷辊使其中部浸入到豆浆锅内的压辊装置,所述压辊装置设置在靠近卷辊起始位置处的上方。
进一步,所述压辊装置包括架设在靠近卷辊起始位置上方的支架,所述支架中部设置有向下的凸起。
作为上述方案的替换方案,本实用新型的全自动豆棒卷制机还包括用于从豆浆锅中提升豆筋的豆筋提升装置,所述豆筋提升装置靠近卷辊的初始卷制端设置。
进一步,所述豆筋提升装置包括设置在卷辊初始卷制端的升筋板和凸轮,所述升筋板的一端铰接在豆浆锅的锅口边沿上,另一端伸入到豆浆锅中,所述升筋板与豆浆锅铰接处设置有向豆浆锅外下方延伸的并与升筋板固定连接的挡板,所述凸轮靠近挡板设置并与挡板配合形成凸轮旋转并周期推动挡板往复摆动的传动机构。
进一步,还包括驱动主动轮、凸轮和拨辊轮运转的电机。
进一步,所述豆浆锅的锅口成矩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全自动豆棒卷制机,包括豆浆锅、横跨在豆浆锅上的卷辊、用于搓动卷辊从豆浆锅的一端滚动至另一端的卷辊驱动装置和用于向卷辊驱动装置提供卷辊的给辊装置,所述卷辊驱动装置包括两组分别设置于豆浆锅两侧的皮带传动机构,所述皮带传动机构包括主动轮、从动轮和设置在主动轮与从动轮上的传动带,所述传动带与豆浆锅两侧锅沿之间形成搓动卷 辊滚动的卷辊通道。本实用新型的全自动豆棒卷制机实现了自动给辊及自动卷制的过程,其相对于传统工艺,卷制效率得到极大地提升,工人的劳动强度显著地降低,解决了传统人工卷制方式卷制效率低、劳动力成本高、卷制质量差等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全自动豆棒卷制机实施例1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全自动豆棒卷制机实施例2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全自动豆棒卷制机实施例2中豆筋提升装置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全自动豆棒卷制机实施例2中豆筋提升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全自动豆棒卷制机上的拨辊轮缺口吃卷辊过程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全自动豆棒卷制机上的拨辊轮缺口吐卷辊过程示意图;
图7为图1所示压辊装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魏钇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重庆魏钇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3944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变电站电能综合信息采集设备
- 下一篇:一种降低主谐频电流的多谐频同时加载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