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体化集装箱式换电站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39524.9 | 申请日: | 2012-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219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2 |
发明(设计)人: | 张雨露;周国成;夏喆;张挺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国自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S5/00 | 分类号: | B60S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胡晶 |
地址: | 310053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体化 集装 箱式 电站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电动汽车的配电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电动汽车充电电池的一体化集装箱式快速换电站。
背景技术
目前在电动汽车的充电电池的更换电池及充电技术领域,主要有两种技术方案:
一是电动汽车整车充电站,将电动汽车停放到整车充电位,用大功率直流电机充电。该方法充电时间长,比较适合夜间停放时长时间充电,但其占地面积大,建设成本高。
二是电动汽车电池的更换站,将待充电的电池取下放到分箱充电系统进行充电,再将已充好电的电池换到电动汽车上,该方案需输送线传送电池,因此占地面积大,再者电池一般由堆垛机放入电池架进行充电,而堆垛机一般一次只能取放一节电池,导致换电时间长,建设成本高。
综上所述,现有的电动汽车充换电站都需输送线传送电池,占地面积大;而现有充电电池的更换站一般一次只能取放一节电池,充换电时间长,效率较低,建设成本高,不能很好的推广。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一体化集装箱式换电站,其
包括:
集装箱本体,其内设有电池充电区、电池缓存区、水平行走支持机构和竖直行走支持机构;
移动车,设置在所述集装箱本体内,并在所述水平行走支持机构及所述竖直行走支持机构上移动。
较佳地,所述水平行走支持机构包括水平设在所述集装箱本体底面的底部导轨和水平设在所述集装箱本体顶面的顶部导轨,所述底部导轨包括方形钢条结构和齿条结构,所述顶部导轨包括方形钢条结构;
所述竖直行走导向机构包括竖直设在所述集装箱本体一侧面的第一链条和竖直设在所述集装箱本体另一侧面的第二链条,所述第一链条和第二链条分别为双链条结构。
较佳地,所述移动车包括:
电池中转框,其内部底面设有导向轮和滚轴;
水平行走装置,设置于所述移动车底部,所述水平行走装置包括齿轮,所述齿轮在一伺服电极的驱动下滚动,并与所述导轨上的齿条结构相配合,带动所述移动车在所述顶部导轨或底部导轨上移动;
竖直行走装置,设置于所述移动车两侧,所述竖直行走装置包括分别设于所述移动车两侧上下端的多个链轮,所述链轮与所述第一链条或所述第二链条的双链条结构连接,所述链轮在所述伺服电机的驱动下转动,并带动所述移动车在所述第一链条或所述第二链条上移动;
电池取放机构,安装在所述电池中转框表面,所述电池取放机构包括手爪和滚珠丝杠,所述滚珠丝杠在所述伺服电机的驱动下转动,将手抓推出至抓取电池位置;以及
传感器,其接收感应信号。
较佳地,所述电池充电区包括阵列式排列的若干充电分箱,所述各充电分箱上设有信号源,发射感应信号给所述传感器,所述充电分箱内底面设有滚轴和导向轮。
较佳地,所述电池缓存区包括若干缓存分箱以及滑动装置,所述滑动装置与所述缓存分箱连接。
较佳地,所述滑动装置包括设于所述电池缓存区底部的滑块以及为所述各缓存分箱提供推力的推动装置。
较佳地,还包括一光电安全保护装置,所述光电安全保护装置包括分别安装在所述集装箱本体两侧面的投光器和设于所述移动车水平行走方向前侧的受光器。
较佳地,还包括与所述各充电分箱连接的充电控制器、设置在所述移动车上的逻辑控制器、安装在所述集装箱本体任一侧面的一触摸屏。
较佳地,所述充电箱电池架上端设有一防雨棚。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设计的移动车一次能取放两节电池,换电时间短;
在集装箱本体底部设计有电池缓存区,作为待充电电池和满电电池的临时存放点,方便移动车快速取走待充电电池并充电,同时也方便将满电电池运出供电动汽车使用,工作效率高;
将移动车与集装箱本体合为一体式,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建设成本低、推广性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体化集装箱式换电站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移动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换电站的使用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了一种一体化集装箱式换电站,其包括:
一集装箱本体,其内设有电池充电区、电池缓存区4、水平行走支持机构7、竖直行走支持机构8;
移动车1,其在水平行走支持机构7或竖直行走支持机构8上移动,运送满电电池和待充电电池于电池充电区和电池缓存区4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国自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国自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3952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超高压三柱塞水泵
- 下一篇:UV油漆无水回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