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安全型汽车踏板锁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40216.8 | 申请日: | 2012-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111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07 |
发明(设计)人: | 李吉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吉源 |
主分类号: | B60R25/01 | 分类号: | B60R25/01;B60R25/04;B60R25/0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张建纲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安全 汽车 踏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防盗锁具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安全型汽车踏板锁。
背景技术
传统的汽车防盗锁主要是采用两端分别勾住方向盘的活动式方向盘锁,但盗车者能快速锯断方向盘,强力撬开外露的锁头,使汽车锁的防盗作用丧失,此种方向盘锁的防盗性能极差。后来,人们通过改进设计出一种固定式汽车踏板锁,其通过限制住行车制动踏板、油门踏板或离合器踏板的方式实现汽车防盗,具有结构强度好,且结构隐秘,不易被撬,从而倍受人们的青睐。
然而,上述现有的汽车踏板锁结构,虽可提供消费者基本的防盗需要,确实具有进步性,但是在实际使用时却发现其自身结构和使用性能上仍存在有诸多不足,具体体现在:现有固定式汽车踏板锁具的伸缩组件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即由于汽车踏板锁被固定于汽车踏板侧旁,其挡板一直位于汽车踏板的下方,开锁时,其伸缩组件是利用复位弹簧自动向下弹出,使挡板复位,然而,如果弹簧失效,其挡板出现未完全回复到位的情形时,会导致汽车刹车踏板无法踩下或完全踩到位,而影响其踩车能力,严重者会造成刹车失灵,引致车祸。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安全型汽车踏板锁,其挡板未回复到位时,汽车无法被启动,从而克服前述安全隐患。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安全型汽车踏板锁,包括有锁主体、伸缩组件和熄火开关,该熄火开关相对于锁主体固定,该伸缩组件可相对于锁主体伸缩活动,伸缩组件包括有伸缩杆和连接于该伸缩杆上用于限制汽车踏板的挡板,伸缩组件上还设置有同步移动用于触发该熄火开关的触条,所述触条沿伸缩杆的伸缩方向延伸,上锁时,该触条一直触发该熄火开关,只有开锁后该伸缩杆被完全向外伸出至安全位置时,该触条才脱离对熄火开关的触发作用;该安全位置是指该挡板位于该被完全踩下时的汽车踏板的下方。
优选的,所述安全位置是指挡板离该被完全踩下时的汽车踏板的下方10mm以上。
优选的,所述熄火开关为按压式开关,并具有触发按钮,对应之触条并具有按压该触发按钮的长条侧面;上锁时,该触条一直按压于该触发按钮上,只有开锁后该伸缩杆被完全向外伸出至安全位置时,该触条才脱离对触发按钮的按压作用。
优选的,所述熄火开关为磁感应开关,对应于该触条上设置有感应磁块。
优选的,所述熄火开关为红外线感应开关。
优选的,所述触条的延伸尾端设有导引斜面。
优选的,该触条的根部通过一箍环紧固于伸缩杆上。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其利用沿伸缩杆的伸缩方向延伸的触条配合熄火开关来达成汽车踏板锁的安全性能,由于上锁时该触条一直触发该熄火开关,只有开锁后该伸缩杆被完全向外伸出至安全位置时,该触条才脱离对熄火开关的触发作用;因此,即使伸缩杆出现未被完全回复到位的问题时,该伸缩杆未完全伸出至其安全位置,触条仍触发着该熄火开关,汽车无法被发动,从而避免了汽车发动后,汽车刹车踏板不能被完全踩到位的风险,保证了汽车踏板锁的使用安全性。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技术手段及其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和功能,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组装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局部组装立体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中触条与熄火开关的放大状态示意图。
图4是图3的另一状态示意图,图中熄火开关被触发。
附图标识说明:
10、锁主体 20、伸缩组件
21、伸缩杆 22、挡板
23、手柄 24、触条
241、导引斜面 242、长条侧面
25、箍环 30、固定支架
31、安装板 40、辅助支脚
50、熄火开关 51、触发按钮
60、汽车踏板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至图4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包括有锁主体10、伸缩组件20、固定支架30、辅助支脚40和熄火开关50。
该锁主体10中安装有锁头和锁销,锁头的锁孔露出于锁主体的顶端面,由锁头控制锁销的活动,由锁销与伸缩组件上锁槽的配合,实现上锁与开锁。锁主体10的内部结构可以采用成熟的现有技术,在此不再作赘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吉源,未经李吉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4021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