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管扁平水箱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41183.9 | 申请日: | 2012-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408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16 |
发明(设计)人: | 张端桥;张德敏;陈彬;宋一智;李宝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晨阳光(北京)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J2/46 | 分类号: | F24J2/46 |
代理公司: | 北京挺立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65 | 代理人: | 叶树明 |
地址: | 100190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扁平 水箱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箱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管扁平水箱。
背景技术
我国属于太阳能光热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全年辐射总量大约在3300~8300MJ/(m2·a),全国三分之二以上面积地区年日照量在2000小时以上。以华北地区为例,年辐射总量在5436~6264MJ/(m2·a),日照时数在2600~3300小时,年日照百分率在60%~70%之间。由此可见,在我国太阳能光热应用有着良好的自然条件。其中,太阳能热水器具有节能、环保和高效等优势,在太阳能资源较丰富的地区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但是,目前所公知的无论是整体直插式太阳能热水器,还是分体壁挂太阳能热水器均都是采用圆形水箱,不但体积大占有较大空间,而且不利于内部液体循环,水箱冷热水混合多,影响热水利用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管扁平水箱,目的在于提供一个节省空间且可以促进内部液体循环的水箱。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管扁平水箱,包括:两根及两根以上的长度和直径比大于5的细长水管、密封封头和保温层;其中,所述两根及两根以上的长度和直径比大于5的细长水管按空间上下位置排列并通过所述密封封头依次在同侧连接形成多管串联结构,所述保温层加设于所述多管串联结构四周形成多管扁平水箱。
所述两根及两根以上的长度和直径比大于5的细长水管为不锈钢管或PPR管或内表面经过搪瓷处理的普通钢管。
所述密封封头包括:第一密封盖、第二密封盖和管状连接件;所述第一密封盖和所述第二密封盖分别连接空间上下位置排列的两根水管同侧的一端,所述第一密封盖通过所述管状连接件与所述第二密封盖连接与所述水管形成通透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水箱由多根细长水管上下位置排列组成,占有有效空间小,提高空间利用率,而且可以促进内部液体循环,提高水箱热水利用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管扁平水箱的平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密封封头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是根据现实需求,开发出的一种多管扁平水箱,如图1与图2所示,包括:两根及两根以上的长度和直径比大于5的细长水管2、密封封头1和保温层3;其中,所述两根及两根以上的长度和直径比大于5的细长水管2按空间上下位置排列并通过所述密封封头1依次在同侧连接形成多管串联结构,所述保温层3加设于所述多管串联结构四周形成多管扁平水箱。
目前,市场上的水箱大都是圆筒形水箱,其安装复杂,而且需要占用较大的空间,本新型开发出一种扁平水箱,采用两根及两根以上的长度和直径比大于5的细长水管2连接组成,管与管之间在空间按上下位置排列,两管之间通过密封封头1相连接,在多管一次串联成整体后在其外围加设保温层,形成占有有效空间小的扁平水箱。
其中,所述一种扁平水箱,还包括:进水口封头4和出水口封头5;所述进水口封头4与进水管连接,所述出水口封头5与出水管连接。
其中,进水口封头4和出水口封头5结构相同。
其中,所述两根及两根以上的长度和直径比大于5的细长水管2为不锈钢管或PPR管或内表面经过搪瓷处理的普通钢管。
其中,PPR管正式名为无规共聚聚丙烯管,是目前家装工程中采用最多的一种供水管道。PPR管的接口采用热熔技术,管子之间完全融合到了一起,所以一旦安装打压测试通过,绝不会再漏水,可靠度极高
其中,所述密封封头1,如图2所示,包括:第一密封盖11、第二密封盖12和管状连接件13;所述第一密封盖11和所述第二密封盖12分别连接空间上下位置排列的两根水管同侧的一端,所述第一密封盖11通过所述管状连接件13与所述第二密封盖12连接与所述水管形成通透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晨阳光(北京)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晨阳光(北京)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4118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