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改善电池箔软折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41481.8 | 申请日: | 2012-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216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26 |
发明(设计)人: | 何北杨;陈定淼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冈建滔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D1/04 | 分类号: | C25D1/04;C25D21/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精英专利事务所 44242 | 代理人: | 李新林 |
地址: | 5116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善 电池 箔软折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材料科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改善电池箔软折的装置。
背景技术
在铜箔生产中,生箔机上设有由PVC材料制作而成的电解液上液盒,其作用是连接送液管道与电解槽,为了使电解液出液量可单独调节,电解液经送液管道进入上液盒的上液室后,在上液室部内混合后再注入电解槽内。由于上液室的出液口缝隙较小,通常出液口的直径为12毫米的圆形通孔,出液速度达到0.85m/s至1.02m/s之间,这样电解液对铜箔表面有一定冲刷作用,在生产薄规格产品时,例如生产薄规格的电池铜箔时,在上液室隔板的位置处的电池箔就容易出现软折现象,严重时造成产品成卷报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改善电池箔软折的装置,减缓了液体的出液速度,提高了产品质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改善电池箔软折的装置,包括设有入液口和出液口的中空壳体,所述出液口为贯通中空壳体侧壁的宽度在2毫米至5毫米之间的细长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入液口设有喇叭管,液体通过喇叭管流入中空壳体内。
进一步地,所述喇叭管与中空壳体制成一体。
上述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设有入液口和出液口的中空壳体,出液口为贯通中空壳体内壁的宽度在2毫米至5毫米之间的细长通孔,入液口设有喇叭管,液体通过喇叭管流入中空壳体内,液体在流出中空壳体之前,提前在喇叭管处混合、减速,利用出液口的狭缝出液,液流速度进一步降低均匀,达到减缓冲刷的作用,提高了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改善电池箔软折的装置的结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如1图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改善电池箔软折的装置包括设有入液口11和出液口12的中空壳体1。中空壳体1为PVC管结构,PVC管两端通孔为入液口11,入液口11均设有喇叭管2,送液管道输送的液体通过喇叭管2流入PVC管内,出液口12为设置在PVC管侧壁上的贯通PVC管侧壁的细长通孔,出液口12的宽度在2毫米至5毫米之间,其长度与电解槽的尺寸匹配。
工作时,送液管道输送的液体从PVC管两端通过喇叭管2流入PVC管内,液体在流入PVC管内时,在喇叭管2处混合、减速,然后液体再从出液口12流出,由于出液口12采用细长通孔代替圆形通孔,液体在流出时进一步减速、混合,达到减缓冲刷的作用,提高了产品质量,有效的改善了薄规格铜箔(7-9μ)生产过程中的软折现象。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冈建滔实业有限公司,未经佛冈建滔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4148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