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取料机可编程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41573.6 | 申请日: | 2012-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277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14 |
发明(设计)人: | 曲凯;袁新;刘林山;陈明非;汪娜;尹继新;周欣儒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北方交通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65/00 | 分类号: | B65G65/00 |
代理公司: | 沈阳圣群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21221 | 代理人: | 王玉信 |
地址: | 110142 辽宁省沈阳***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取料机 可编程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取料机,特别是一种取料机可编程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取料机是用于实现自动冷却工件及运输的专用设备。目前使用的取料机是人工或由继电器、接触器组成的简单控制系统完成,其工作效率低,控制系统所用电器元件数量多,可靠性低,易损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取料机可编程控制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包括PLC可编程控制器、变频器、行走机构、紧急按钮、电控箱、操作箱、夹紧盘、机械手、手动/自动/维修开关、操作箱,其特征是,PLC可编程控制器分别与变频器、紧急按钮、电控箱、机械手、手动/自动/维修开关连接,变频器与行走机构、电控箱、机械手连接,电控箱分别于两个操作箱连接,机械手与夹紧盘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节省了人工,变频调速,实现了工件取、送自动化,克服了人工搬运的各种弊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PLC可编程控制器2分别与变频器8、紧急按钮3、电控箱5、机械手7、手动/自动/维修装置1连接,变频器与行走机构9、电控箱5、机械手7连接,电控箱分别与操作箱4和操作箱6连接,机械手7与夹紧盘10连接。
电气部分有自动和手动和维修三个模式,在维修状态下取料机所有动作均不动作,并且故障指示灯闪烁。另外在手动状态下如果两侧接料盘均在原位时,还可实现取料机的初始复位功能,使整个机械部分自动回复到初始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和功能是,
(一)自动运行模式:
1、操作目的:机械手可以进行自动取工件、冷却以及搬运工件的过程。在此模式下,取料盘的取料及送料和夹紧机构的夹紧、释放翻转及转回、水箱的下降及上升,以及工件的空气及水箱冷却均按各部分选定的程序自动工作,升降机构的升降行走返回等动作受限位开关控制;
2、操作方法:当初始复位指示灯亮时,“急停“未按下, “手动/自动”开关扳到 “自动”位置,按下“启动自动程序”按钮,即可启动自动运行程序,取料机处于自动运行状态,“自动”绿色指示灯亮。当取料机未处于原位,按下“启动”按钮无效,同时“自动”绿色指示灯也不亮;
3、执行条件:“初始复位”灯亮即主臂退位,小臂退位,释放到位,翻回到位,水箱上位,行走原位,升降气缸顶位;
4、动作过程:原位-主臂进-小臂进-小臂退-主臂退-空气冷却-小臂进-夹紧下降-夹紧-夹紧上升-小臂退-夹紧翻转-夹紧下降冷却-夹紧释放工件-水箱冷却下降夹紧上升-水箱冷却上升-夹紧下降-夹紧-夹紧上升-翻回-夹紧行走送料-行走减速-翻转-行走送到位-夹紧下降-释放-夹紧上升-翻回-返回减速到原位 。
(二)、手动模式
当“手动/自动”模式开关处于“手动”位置时即为手动模式,并且代表“手动”的绿色指示灯亮。当两侧均为手动模式时中部手动控制部分起作用。
(三)、初始复位带灯按钮的使用
条件:两侧机械手主臂和小臂均回到原位,两侧均处于手动状态,按下该按钮,则机械手中部分自动回原位,回到原位后“初始复位”(四)、操纵箱及电控箱按钮功能有两个操纵箱一个电控箱操纵箱上分别设有原位指示灯、急停按钮、手动/自动切换开关、启动自动程序按钮以及主臂进退和小臂进退按钮等。其中主臂进、小臂进、主臂退、小臂退按钮的使用只要本侧机械手为手动模式时起作用,其他如夹紧、释放、翻转、翻回、夹臂上升、夹臂下降、夹臂行走、夹臂返回、水箱托盘上升、水箱托盘下降必须两侧均处于手动时才可以使用。
2、电控柜上设有启动PLC电源、停止PLC电源、急停和夹紧压力开关。
3、 急停按扭的使用
在设备运转的过程中,如有意外的情况发生,只要按急停按扭,设备即立即停车。故障排除后,再顺时针旋转弹出,即取消了故障急停状态。此时将设备调到原始位后再进行自动启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北方交通重工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沈阳北方交通重工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4157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