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舱内挖泥泵轴承保护密封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42068.3 | 申请日: | 2012-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818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24 |
发明(设计)人: | 李建国;张青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家庄联合盛鑫泵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9/046 | 分类号: | F04D29/046;F04D29/08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众志华清知识产权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3123 | 代理人: | 张明月 |
地址: | 050031 河北省石家庄市***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挖泥 轴承 保护 密封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轴承保护密封装置,尤其是一种用于舱内挖泥泵的轴承保护密封装置。
背景技术
舱内挖泥泵是一种叶片泵,主要由叶轮、泵体和泵盖组成,用于江河湖海的疏浚、吹填和河道清淤。舱内挖泥泵一般由电动机带动,在启动舱内挖泥泵前,泵体及吸入管路内充满砂砾石和高塑粘土等粘稠物质,当叶轮高速旋转时,叶轮带动叶片间的砂砾石和高塑粘土等粘稠物质一同旋转,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砂砾石和高塑粘土等粘稠物质从叶轮中心被甩向叶轮外缘,最终甩出泵体外。
舱内挖泥泵与电动机之间通过轴承保持泵轴中心位置的固定,轴承在纯净无杂质的环境中才能正常工作,但舱内挖泥泵体内传输的砂砾石或高塑粘土等粘稠的物质易沿泵轴进入轴承内,另外泵轴以较高的速度转动,在工作过程中易引起振动,导致杂质进入轴承内,因此轴承作为舱内挖泥泵正常工作的重要部件,对密封保护有较高的要求。轴承密封的目的在于防止轴承部位内的润滑油的外漏,以及防止外部的灰尘、水分、异物等有害物体侵入轴承内部,使得轴承可以在所要求的条件状态下,安全而持久的运转。当前舱内挖泥泵的轴承密封仅通过在泵轴上设置轴承端盖和密封圈进行密封,长时间使用后,轴承端盖和密封圈由于磨损导致密封圈与泵轴之间出现间隙,密封可靠性较差,从而影响整机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舱内挖泥泵轴承的保护密封机构,增强对舱内挖泥泵轴承的保护密封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舱内挖泥泵轴承保护密封机构,包括与泵轴同轴设置且与轴承座端面固定连接的轴承端盖,轴承座上设置有向轴承注入润滑油的注油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端盖与轴承间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与轴承间设置有隔环,隔环与轴承座接触的端面上设置有与注油管连通的环形槽,环形槽的槽底上设置有孔。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注油管位于轴承座顶端面的一端设置有油帽。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密封圈和隔环的设置,使密封圈安装可靠稳定,并与轴承保持一定距离,减少磨损。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隔环上设置环形槽,使沿注油管注入的润滑油流向轴承与轴承端盖之间形成的腔体内,一方面为轴承填充润滑油,一方面消除了密封圈与泵轴之间的间隙,在润滑轴承的同时有效提高舱内挖泥泵轴承保护密封机构的密封性能,能有效保护轴承、延长轴承的使用寿命。
注油管位于轴承座外端面的一端设置有油帽,防止灰尘等杂质落入注油管中,从而污染轴承,影响轴承的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泵轴,2.轴承,3.轴承座,4.油帽,5.注油管,6.密封圈,7.轴承端盖,8.隔环,9.环形槽,10.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舱内挖泥泵轴承保护密封机构,如图1所示,包括轴承端盖7、注油管5、密封圈6、隔环8,隔环8上的环形槽9。轴承端盖7与泵轴1同轴设置且与轴承座3端面固定连接。注油管5设置在轴承座3上,通过注油管5可向轴承2注入润滑油。密封圈6设置在轴承端盖7与轴承2之间,隔环8设置在密封圈6与轴承2之间,通过隔环8使密封圈6的安装可靠稳定,并与轴承2保持一定距离,减少磨损。隔环8与轴承座3接触的端面上设置有环形槽9,所述环形槽9与注油管5连通,环形槽9的槽底上设置有孔10,使得由注油管5向轴承2注入的润滑油,经环形槽9和孔10流入轴承2与轴承端盖7之间形成的腔体内。
在注油管5与轴承座3外端面相交的一端设置有油帽4,油帽4为注油管5的封闭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所述:
沿注油管5注入润滑油,使润滑油沿注油管5和隔环8上的环形槽9及孔10向轴承2与轴承端盖7之间的腔体内填充润滑油,一方面消除了密封圈6与泵轴1之间的间隙,提高轴承2的密封性能;一方面使轴承2周围充有润滑油,减小轴承2的摩擦,延长了轴承2的使用寿命。
将油帽4盖在注油管5上方,使注油管5保持在封闭状态,防止灰尘等杂质沿注油管5进入轴承2与轴承端盖7之间的腔体内,污染润滑油,从而影响轴承2的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家庄联合盛鑫泵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石家庄联合盛鑫泵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4206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