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跳伞落地训练仿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42520.6 | 申请日: | 2012-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115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07 |
发明(设计)人: | 王仲年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仲年 |
主分类号: | B64D23/00 | 分类号: | B64D2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2 | 代理人: | 王立民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跳伞 落地 训练 仿真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跳伞落地训练仿真器,主要藉由风力输入单元在风筒内部产生的上升气流,引导降落伞受训者于风筒内部加速上升,由出口层所设的开口处呈抛物线方式降落至预落定点,达到训练真实跳伞落地的体验。
背景技术
传统的跳伞训练方式,采用固定式高塔,由塔顶牵引降落伞或绳索上升至一定的高度,再放开连结在受训人员身上固定绳索,受训人员练习着陆方式,但固定式高塔体积非常巨大,除造价高昂及维护不易外,因其操作复杂使得单位时间内使用的效率较低,受训人员穿戴完全开伞的降落伞,但训练的进行方式与轨迹均为固定模式,无法自然体验在空中开伞的感受,此种训练方式与实际跳伞并不相同,当实际由空中跳伞训练时,仍有人员受伤等事发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上述各种情况及问题的存在,发明人积于多年从事风洞实际经验且潜心钻研,并整合上述常用结构等缺点,提出更符合现代使用者需求的一种跳伞落地训练仿真器。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跳伞落地训练仿真器,其包含:一风筒,该风筒由至少一个以上环护层及一出口层组合而成,出口层处设有一开口,该出口层设为非固定式,可依实际风向调整,一风力输入单元,其设于风筒的底部适当位置;
藉由该风力输入单元在风筒内部产生的上升气流,引导降落伞受训者,由出口层所设的开口处呈抛物线方式降落至地面。
优选地,风筒包括:一导风罩,一端连结风筒上方并受上升气流,藉此引导至导风罩另一端。
优选地,该开口的形状设为容许降落伞受训者通过。
优选地,出口层进一步设有一旋转轨道,该旋转轨道固定于环护层上方连结出口层,用于旋转该出口层。
优选地,风筒内径与降落伞受训者所穿戴的伞体轮廓大致相同。
优选地,开口所设位置与电子化风向标同步,藉由动力进行调整开口顺风位置。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跳伞落地训练仿真器,其包含:一风筒,该风筒由至少一个以上环护层及一出口层组合而成,出口层处设有一开口,该出口层设为非固定式,可依实际倾斜方向配合开口位置为同一侧,一风力输入单元,其设于风筒的底部适当位置;
风筒为一倾斜角度设置,藉由该风力输入单元在风筒内部产生的上升气流,引导降落伞受训者,由出口层所设的开口处呈抛物线方式降落至地面。
优选地,风筒还包含一滑轨,该滑轨设于风筒内璧,用于连结降落伞受训者。
优选地,风筒所设置位置由一电子化风向标同步进行调整顺风位置。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
1、跳伞落地训练仿真器利用风筒垂直设置时,受训者位于风筒内,配合上升气流使伞体呈完全开伞状态,此时伞体与风筒呈一活塞状态,透过开口及导风罩能将降落伞受训者于开口处呈一抛物线方式平安降落至预落点。
2、跳伞落地训练仿真器能配合导风罩引导上升气流,配合风向标指示,利用开口旋转的构造于顺风向调整,能达到降低动力需求且降落伞受训者能降落于预落点。
3、跳伞落地训练仿真器的风筒倾斜设置时,能以前述相对更低的动力强度来达成相同抛物线降落路径,更于风筒内设置滑轨,利用固定装置链接受训者,使风筒内降落伞受训者保持于风筒内中心上升,顺利达成训练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跳伞落地训练装置能于各场地进行设置,透过风力输入单元产生上升气流,使其不再受限于外在环境因素,并能配合场地风向灵活进行设置点调整以令跳伞受训者的降落点永远位于可控的位置,降落所呈抛物线路径则具有降低动力输出及防止受训者于风筒内上升碰撞的意外发生。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保证安全着陆的仿真真实跳伞环境的仿真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降落伞受训者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降落伞受训者动作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动作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上升气流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动作示意图之一。
图7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动作示意图之二。
图8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另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另一实施例的动作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另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动作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另一实施例的滑轨动作示意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 风筒
11 环护层
111 进入门
12 出口层
121 开口
13 导风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仲年,未经王仲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4252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气化过氧化氢旋转真空灭菌装置
- 下一篇:管板平面防变形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