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养殖池底、表排污及病鱼、死鱼自动收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42625.1 | 申请日: | 2012-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872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31 |
发明(设计)人: | 罗国强;张哲勇;郑继成;陈兵;余波;韩永望 | 申请(专利权)人: | 通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3/04 | 分类号: | A01K63/04 |
代理公司: | 云南派特律师事务所 53110 | 代理人: | 岳亚苏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养殖 排污 自动 收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养殖池底、表排污及病鱼、死鱼自动收集装置。
在养殖池中快速将污物排出实现固液分离是循环水养殖系统中一直存在的难题。目前解决这一难题的方法主要依靠进水沿池边切入造成养殖池水循环使污物聚集在池底中央,利用水压作用将污物从中央排污孔排出。但这种方法的不足是仅能将沉于养殖池底部的污物排出养殖池,漂浮在水面的有机物始终滞留在养殖池中污染养殖水体。病鱼或刚死亡的鱼在水循环的作用下同样会聚集在养殖池底中央,很难被发现,如不及时移出养殖池就会腐烂、变质从而污染水体,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其他鱼体的健康。目前,没有专门的装置收集病鱼、死鱼,主要依靠人力打捞。所以在养殖过程中急需要一种可以兼具排出养殖池底部与表面污物且能自动收集病鱼、死鱼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养殖池底、表排污及病鱼、死鱼自动收集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既能快速的将养殖池表面与底部污物排出,从而减少污物对养殖环境的污染;而且在排污的同时能将病鱼、死鱼自动收集,阻断病原的传播与死鱼对环境的污染,减少打捞污物与死鱼的劳动力。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养殖池底、表排污及病鱼、死鱼自动收集装置,包括一具有盘沿和盘面的托盘,还包括一上端封闭,下端开口与养殖池底排污口连通的中央排污管,所述盘面的顶面至少连接有一侧面开有排水孔的截鱼管,所述截鱼管的高度高于盘沿的高度,在对应截鱼管位置盘面的底面连接有与截鱼管相通且与中央排污管相连的回流管;所述托盘的盘面上还至少开有一进水孔,在进水孔上可拆卸连接有与进水孔相匹配的堵水件,在对应进水孔位置的托盘底面连接有与进水孔相通的吸污管。
进一步的,所述托盘盘沿的高度为8‑12cm,所述截鱼管的高度为18‑22cm。
更进一步的,所述托盘盘沿的高度为10cm,所述截鱼管的高度为20cm。
进一步的,所述截鱼管为圆管,该圆管的直径为13‑17cm。
更进一步的,所述圆管的直径为15.5cm。
更进一步的,所述圆管的直径为15.5cm。
进一步的,所述排水孔均匀的开于截鱼管的侧面。
进一步的,所述吸污管远离进水孔的一端位于养殖池的底部中央或边缘。
更进一步的,所述堵水件为棒状或管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结构后,由于在托盘的顶面连接有侧面开有排水孔的截鱼管,在对应截鱼管位置的托盘底面连接有与截鱼管相通且与中央排污管相连的回流管,托盘的盘面上还开有一进水孔,在对应进水孔位置的托盘底面连接有与进水孔相通的吸污管;当托盘内外存在一定水位差的情况下,养殖池底吸污管附近水体会被吸入吸污管从而进水孔流入托盘内,池底污物、病鱼和死鱼等亦会在水流的作用下进入吸污管到达托盘内,污物在水流的作用下通过截鱼管上的排水孔经回流管与中央排污管通过排污口进入出水管从而进入水处理环节,但同污物一起进入托盘的病鱼、死鱼就会在截鱼管的作用下停留在托盘内,如果进入托盘内的鱼比较健康,其仍可从进水孔逆水游回养殖池。
在养殖池表面存在污物的情况下,可用堵水件将进水孔堵塞,这样养殖池水面会迅速上升,当水位上升至托盘上沿时就会越过托盘盘沿的上沿进入托盘通过回流管与中央排污管离开养殖池,养殖池表面污物亦会在水流的作用下快速离开养殖池。当堵水件堵塞进水孔后,托盘内外水位差加大,拔开堵水件,在水压的作用下,吸污管内如有卡住的死鱼等异物就会被冲出吸污管进入托盘。
在这样的工作原理下,在将养池底部污物迅速排出养殖池的同时,既节省了打捞死鱼与污物的劳动力又可以及时了解养殖池中鱼体健康情况,建立了鱼病爆发的预警机制,保证了鱼类的健康生长。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托盘的俯视图。
图中:1、托盘;11、盘沿;12、盘面;2、排水孔;3、截鱼管;4、中央排污管;5、回流管;6、吸污管;7、截鱼管孔;8、进水孔;9、堵水件。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其中的几个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通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通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4262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婴幼儿营养米粉成型用辊筒干燥机
- 下一篇:植物固体饮料浸膏提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