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便携式胸腔闭式引流水封瓶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45141.2 | 申请日: | 2012-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430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发明(设计)人: | 宋斌;廖金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宋斌;廖金平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 |
代理公司: | 湖州金卫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2 | 代理人: | 裴金华 |
地址: | 313000 浙江省湖***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式 胸腔 引流 水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专用于胸腔引流的引流水封瓶。
背景技术
在进行胸腔引流的时候,需要用到水封瓶,公告号为CN201899764U、公告日为2011年07月20日的中国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胸腔引流水封瓶,包括引流瓶和引流管,引流瓶的瓶盖上设有硬体长管;硬体长管的下端与瓶内的水封面接触;其要点是所述引流瓶呈圆锥体形,引流瓶上设有刻度,引流瓶的瓶颈上设有挂环,引流瓶的上部设有带帽塞排液管;所述硬体长管套装在引流管的出液端内。该实用新型的胸腔引流水封瓶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引流管易脱开引起气胸、重心不稳、易倾倒、难掌握引流量和倒引流液麻烦的技术问题。但是,其也有不足之处:首先,引流瓶体积比较大,携带不方便,其次,其在使用过程中或转运途中易倾倒造成引流液或空气倒吸,增加了胸腔逆行感染的机会,给病人带来了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便携式胸腔闭式引流水封瓶,其结构简单、制作容易、体积小、携带方便,引流效果好,安全、可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便携式胸腔闭式引流水封瓶,包括密封瓶体、设置在所述密封瓶体上的连接管及排气孔,所述密封瓶体包括上瓶体、下瓶体及将所述上瓶体和所述下瓶体连接起来的可被压缩的中间瓶体。
本实用新型的引流水封瓶,整个密封瓶体可以进行压缩,大幅度的减小其体积,便于携带,操作容易,引流效果好,安全可靠。
作为优选,所述上瓶体和所述下瓶体之间设有将所述上瓶体和所述下瓶体撑开的弹性撑开装置。
弹性撑开装置,能够使得上瓶体和所述下瓶体之间的距离被快速的拉开,便于引流。
作为优选,所述弹性撑开装置为弹簧或弹性橡胶。
采用弹簧或弹性橡胶,结构简单,可靠性高。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管内设有防止所述密封瓶体液体或气体倒吸入胸腔的单向阀。
单向阀能够防止水封瓶在转运过程中,因为晃动造成液体或气体倒流或倒吸,造成病人胸腔逆行感染等,如果在野外或者战场,在没有水的情况下,水封瓶也可以进行引流。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管包括上连接管和下连接管,所述下连接管下端和所述下瓶体固定连接,所述下连接管为软管;所述单向阀设置在所述上连接管和/或所述下连接管内。
下连接管为软管便于整个密封瓶体的压缩,和所述下瓶体固定连接,防止下连接管漂浮起来,影响引流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下连接管下端开口为45°斜口。
上述设置,增大了出口面积,提高了引流速度,保证了引流的通畅。
作为优选,所述下瓶体下表面设有用于固定所述密封瓶体的吸盘。
吸盘可以将水封瓶固定住,防止水封瓶倾倒,造成污染,并影响引流效率。
作为优选,所述中间瓶体设有放液口,所述放液口上设有密封塞。
放液口的设置,可以将水封瓶内引流出来的流体放出来,或者,在对水封瓶冲洗的时候,作为冲洗液的出口,提高引流效率,保证整个引流的高效、快速进行。
作为优选,所述上瓶体上表面铰接有挂钩。
挂钩可以将水封瓶挂在需要的地方,增加了水封瓶的适用性。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管、排气孔上设有管密封塞、孔密封塞。
作为优选,所述连接管、排气孔上设有管密封塞、孔密封塞。
管密封塞、孔密封塞不但能够起到防尘、防杂质的作用,而且能够在水封瓶在压缩的时候,保持水封瓶内的负压,如有必要也可产生负压引流作用。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胸腔闭式引流水封瓶,备用时为压缩状态,使用时打开进气孔恢复为园柱瓶状进入功能状态。其为一次性用品,结构简单、制作容易,体积小、便于携带,使用方便,功能完备,带有单向阀,可以有效的防止水封瓶内液体或气体倒吸入胸腔,既可以吸附固定也可以悬挂,十分牢固,安全可靠;尤其适用于院前急救、野外和战场战伤急救时伤病员的转运。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2为图1压缩后示意图。
图中:
1-密封瓶体,101-上瓶体,102-下瓶体,103-中间瓶体,104-放液口;
2-连接管,201-上连接管,202-下连接管;
3-排气孔;
4-弹性撑开装置;
5-单向阀;
6-吸盘;
7-密封塞;
8-挂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宋斌;廖金平,未经宋斌;廖金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4514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长轴工件辅助传送系统
- 下一篇:一种静态好氧有机堆肥发酵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