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高炉炼铁的吹管更换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45617.2 | 申请日: | 2012-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340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03 |
发明(设计)人: | 程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冶特殊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B7/16 | 分类号: | C21B7/16 |
代理公司: | 北京五洲洋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87 | 代理人: | 刘春成;温泉 |
地址: | 435001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高炉 炼铁 吹管 更换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应用于高炉炼铁领域的简易、实用型辅助设备,特别涉及一种用于高炉炼铁的风口吹管更换装置。
背景技术
在高炉炼铁生产中,风口经常被烧坏或灌渣,此时需休风更换风口设备,更换时必须进行拆卸、安装吹管作业。目前,大多情况下,拆卸、安装吹管一般采用人工更换,每次更换时需要4~8工人才能完成,劳动强度大,费时费力,影响高炉风口的抢修工作,且安装作业中由于吹管、风口小套有弧度,经常发生吹管与小套接触面结合不严密问题,从而导致易漏风、高炉复风后再休风的事故发生。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专利号为200820060900.5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安装风口吹管的工具,主要由手柄、上下支撑、下圆弧托架、固定块、上圆弧托架组成,上圆弧托架通过上支撑固定在手柄顶端上表面,固定块固定在手柄顶端下表面,在固定块内侧手柄上通过下支撑固定下圆弧托架。上圆弧托架的曲率半径与吹管外弧曲率半径相同,下圆弧托架的曲率半径与风口中套内弧曲率半径相同。
由理论分析及实际测试可知,上述安装风口吹管的工具存在着以下问题:功能单一,只能单纯用于安装风口吹管,无助于拆卸吹管;安装风口吹管时,仍需多人协助,不能有效减轻工人劳动强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高炉炼铁的吹管更换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功能单一、工人劳动强度大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高炉炼铁的吹管更换装置,其包括:支架,呈长板状;前托架,可拆卸地设于支架前部的上表面,且前托架的上端为与吹管的底面弧度吻合的弧形槽结构以准确卡位吹管;后托架,固定于支架后部的上表面,且后托架的上端也为与吹管的底面弧度吻合的弧形槽结构以准确卡位吹管;两个前车轮,并设于一前轮轴的两端,支架前部的下表面设于前轮轴上;后车轮,设于一后轮轴上;车轮架,架设于后轮轴的两端,车轮架的上部和支架的后部通过一万向轴连接;扶杆,一端和后轮轴或车轮架连接,用于驱动后车轮移动。
根据上述用于高炉炼铁的吹管更换装置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其中,前托架和后托架呈板状。
根据上述用于高炉炼铁的吹管更换装置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其中,车轮架呈开口向下的槽钢结构,车轮架的两个翼板的下端固定于后轮轴的两端,万向轴的下端固定于车轮架的腹板的上表面。
根据上述用于高炉炼铁的吹管更换装置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其中,支架的后部呈三角形。
根据上述用于高炉炼铁的吹管更换装置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其中,扶杆包括两根长杆和一根短杆,长杆的一端和后轮轴或车轮架连接,长杆的另一端和短杆连接。
由上分析可知,本实用新型不但可以进行吹管的安装,而且可以进行吹管的拆卸。而且在进行吹管更换作业时,能够在平台狭小的风口区域有效的实现吹管的拆卸与安装,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和安全事故的发生,以及减少休风更换吹管的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原理结构,如图所示,本优选实施例包括:支架5,呈长板状,水平设置。前托架7可拆卸地设于支架5前部的上表面,上端为与吹管的底面弧度吻合的弧形槽结构71以准确卡位吹管。前托架7为可拆卸设计,便于吹管固定在风口上后,退出本优选实施例。前托架7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可拆卸设置,例如螺栓、在支架5上表面设置卡槽、增设夹块等。后托架6固定于支架5后部的上表面,且后托架6的上端为与吹管的底面弧度吻合的弧形槽结构61以准确卡位吹管。前车轮23、24设于一前轮轴25的两端,支架5前部的下表面设于前轮轴25上。后车轮21设于一后轮轴22上。车轮架3架设于后轮轴22的两端,车轮架3的上部和支架5的后部通过一万向轴4连接,这样,支架5的前部由前轮轴25支撑,后部51由万向轴4连接。扶杆1一端和后轮轴22,当然也可以和车轮架3连接,用于驱动后车轮21移动。
为了结构简化,本优选实施例的前托架7和后托架6呈板状。并且板状的前托架7和后托架6沿支架5的宽度方向设置。车轮架3呈开口向下的槽钢结构,车轮架3的两个翼板31的下端固定于后轮轴22的两端,后车轮21位于两个翼板31之间的空间中,万向轴4的下端固定于车轮架3的腹板32的上表面。
为了使结构更加轻巧,支架5的后部51呈三角形。扶杆1包括两根长杆11和一根短杆12,长杆11的一端和后轮轴22连接,当然也可以和车轮架3连接,长杆11的另一端和短杆12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冶特殊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大冶特殊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4561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以产线流槽中心为旋转中心的在线除气设备
- 下一篇:干式厌氧发酵上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