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金刚石复合片基体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45878.4 | 申请日: | 2012-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458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1 |
发明(设计)人: | 余子娥;羊非;张士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洲硬质合金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10/46 | 分类号: | E21B10/46 |
代理公司: | 株洲市奇美专利商标事务所 43105 | 代理人: | 张继纲 |
地址: | 412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刚石 复合 基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金刚石复合片基体,尤其涉及其基体复合面结构。
背景技术
金刚石复合片是由金刚石层与硬质合金基体组成的超硬复合材料。它既有金刚石的硬度与耐磨性,又有硬质合金的抗冲击性和可焊接性的特点,是一种卓越的地质和油田钻井工具与切削刀具材料,特别是在地质,油田钻探工具方面。金刚石复合片基体的基体上表面即复合面,根据具体刀具及使用技术状况的不同,有平面或有球面的不同形状。为了金刚石与基体复合强度和抗冲击性更好,复合面上往往还增加一些纵横向、或环形分布的沟槽或凸起,目前同行业中复合面的沟槽或凸起有条纹状的、网格状的;或球头复合面上带沟槽的;或在圆台复合面上设计放射状的齿、或方块状齿等等。增加沟槽的复合面,结合面积大大增加,表面的多晶金刚石层材料与基体粘结的更加牢靠,但复杂的形状导致产品难以压制成型和脱模,而且模具加工难度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金刚石复合片基体提供了一种不同的复合面结构,使基体具有较强的抗剥落和抗掉边的能力,具有较强的复合强度,同时便于压制成型,模具制造工艺可行。
本实用新型的金刚石复合片基体,包括一圆柱主体,圆柱主体的上表面上设计有若干大小不一的小圆台;小圆台从圆柱主体上表面中心开始往外按环形分层排列,直径逐渐缩小,数量逐渐增加。这种独特的几何形状的设计,使基体具有较强的抗剥落和抗掉边的能力,具有较强的复合强度。
所述若干小圆台之间均有0.3~0.5mm的最小间距e。若干小圆台的锥度δ为20°~32°;高度h统一,为0.7~1.2mm;小圆台与圆柱主体的上表面之间、小圆台顶面与侧面之间均采用光滑过渡连接;便于压制成型,防止粘模、掉边、掉角,减少复合面的残余内应力,保证齿的强度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基体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图2的A-O-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金刚石复合片基体,由一圆柱主体1与其上表面11上的若干大小不一的小圆台2组合而成;同时,图2清楚显示,小圆台2从圆柱主体1的上表面11的中心开始往外按环形分层排列,直径逐渐缩小,数量逐渐增加。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圆柱主体1的上表面11的中心的小圆台为1个,其底平面直径为φd。从中心往外,小圆台的底平面直径φdn逐层减小,数量成比例增多,比如,第一层圆台有6个,其底平面直径为φd1;第二层圆台有12个,其底平面直径为φd2;第三层圆台有18个,其底平面直径为φd3,以此类推,d> d1> d2> d3>……>dn。每个小圆台之间的最小间距e约为0.3~0.5mm,小圆台的层数和每层数量可根据复合面的水平面大小而定。每个小圆台带一个锥度δ,为20°~32°,以保证模具制作工艺的可行性和产品的压制成型性。所有圆台高度h统一,为(0.7~1.2)mm;所有圆台的顶平面边缘倒圆,与圆柱体顶平面之间圆滑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洲硬质合金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株洲硬质合金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4587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卡瓦挤毁钻杆
- 下一篇:一种压缩空气冷冻式干燥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