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提高短程蒸馏器处理量的刮膜蒸发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46665.3 | 申请日: | 2012-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832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2 |
发明(设计)人: | 吴云;张贤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工商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1/22 | 分类号: | B01D1/22;B01D3/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0067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短程 蒸馏器 处理 蒸发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蒸发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提高短程蒸馏器处理量的刮膜蒸发装置。
背景技术
分子蒸馏或短程蒸馏是一种较为先进的非平衡蒸馏技术,由于其利用物质分子热运动自由程的不同进行分离,因此比普通蒸馏的分离效率更高、分离温度更低、能耗更少。目前,该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医药、日用化工、食品、石化等生产领域,作为热敏性高价值物料的分离手段。但是,短程蒸馏技术要求待分离料液在蒸发面上形成液膜,以最大限度地增加其分离效率,这使得短程蒸馏的处理量受到很大限制,处理同样数量的物料往往需要更长的时间或更大的处理装置,从而增加了处理成本或投资成本。
目前,公知的刮膜蒸发装置是采用电机带动刮板在蒸馏器的圆柱形内壁上滑动,待分离物料在刮板作用下在内壁表面形成一层均匀的液膜。但是,由于蒸馏器内壁表面积较小,其蒸发面积有限,蒸发量受到很大限制,使得短程蒸馏装置的处理能力很难得到提高。因此,可通过对刮膜蒸馏器的改造来缓解或解决以上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提高短程蒸馏处理量的刮膜蒸发装置,可增大蒸发面积,进而提高短程蒸馏处理量。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手段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提高短程蒸馏处理量的刮膜蒸发装置,包括短程蒸馏器筒体,所述短程蒸馏器筒体内设置至少3个滚动圆筒,所述滚动圆筒之间设置有双向刮板,所述双向刮板的刮头与滚动圆筒表面紧密接触,所述滚动圆筒通过固定轴与短程蒸馏器筒体底部连接,所述提高短程蒸馏器处理量的刮膜蒸发装置还包括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滚动圆筒的固定轴传动连接。
进一步,所述蒸发器筒体为6~15个,沿短程蒸馏器内壁周向间隔设置。
进一步,所述双向刮板由面板、刮头和连接架组成,所述刮头设置于面板上,所述面板通过连接架固定连接于滚动圆筒内部。
进一步,所述滚动圆筒的固定轴上设置有从动齿轮,电机的输出轴上设置有主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之间相互啮合,所述主动齿轮与其中一个从动齿轮啮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提高分子蒸馏处理量的刮膜蒸发装置,结构简单可靠,通过设置多个滚动圆筒,可增大蒸发面积,进而提高短程蒸馏处理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滚动圆筒及齿轮啮合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双向刮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中1.短程蒸馏器筒壁体,2.滚动圆筒,3.双向刮板,4.电机,5.主动齿轮,6.从动齿轮;图2中1.主动齿轮,2.从动齿轮,3.滚动圆筒;图3中1.面板,2.刮头,3.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参见图1-3,提高分子蒸馏处理量的刮膜蒸发装置,包括短程蒸馏器筒体1,所述短程蒸馏器筒体1内沿间隔设置有多个滚动圆筒2,所述滚动圆筒2的数量以6~15个为宜,所述滚动圆筒2之间设置有双向刮板3,所述双向刮板3由面板31、刮头32和连接架33组成,所述刮头32设置于面板31上,所述面板31通过连接架33固定连接于短程蒸馏器筒体1内壁,所述双向刮板3的刮头32与滚动圆筒2表面紧密接触,所述提高短程蒸馏器处理量的刮膜蒸发装置还包括电机4,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滚动圆筒的固定轴传动连接,例如,可在所述滚动圆筒2的固定轴上设置从动齿轮6,电机4的输出轴上设置主动齿轮5,所述从动齿轮之间相互啮合,所述主动齿轮与其中一个从动齿轮啮合。
本实施例的提高短程蒸馏器处理量的刮膜蒸馏装置在工作时,电机4带动主动齿轮转动,主动齿轮带动连接在滚动圆筒下端的从动齿轮转动,从而带动滚动圆筒转动,随着滚动圆筒的转动,固定在短程蒸馏器筒体内壁的双向刮板在滚动圆筒的筒壁表面进行刮动,当待分离料液从滚动圆筒顶部流下时,双向刮板将其在滚动圆筒筒壁表面刮成一层液膜,形成刮膜蒸发面,蒸发面积得以增大。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工商大学,未经重庆工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4666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