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机动车电子喇叭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47990.1 | 申请日: | 2012-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851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24 |
发明(设计)人: | 万喻 | 申请(专利权)人: | 万喻 |
主分类号: | G10K9/122 | 分类号: | G10K9/122 |
代理公司: | 北京亿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309 | 代理人: | 陈霁 |
地址: | 150060 黑***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动车 电子 喇叭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声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机动车喇叭。
背景技术
喇叭是能将电信号转换成声信号并传播到空气中的电声换能器。汽车喇叭已成为汽车上必须安装的零部件之一。在汽车的行驶过程中,驾驶员根据需要和规定发出必需的音响信号,警告行人和引起其他车辆注意,以保证交通安全。
目前汽车喇叭分为机械触点式和电子喇叭,但控制其鸣叫的方法基本多是用方向盘上的喇叭按钮控制,为防止方向盘上的喇叭按钮被喇叭鸣叫时产生的大电流烧蚀,汽车上都配有喇叭继电器。但是带有继电器使得结构复杂、成本较高。
为取消继电器,国外发明了带控制端的的喇叭,国内申请201120489164.7号专利和03111179.3号专利也提出了类似有控制端的喇叭,但是这些有控制端的喇叭存在以下弊端:喇叭不工作时会有漏电电流存在,易受干扰,也不利于节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机动车喇叭及其控制方法。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机动车喇叭,所述机动车喇叭包括喇叭按钮、检测单元及控制单元:所述检测单元与所述喇叭按钮相连,用于检测喇叭按钮的状态;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检测单元相连,用于根据喇叭按钮的状态控制喇叭电流的通断。
优选地,所述机动车喇叭还包括功率放大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控制单元给出的控制电流放大通过喇叭的电流,所述功率放大单元与所述控制单元以及喇叭相连。
优选地,所述机动车喇叭还包括喇叭信号产生单元,用于为所述功率放大单元提供用于放大的喇叭信号,所述喇叭信号产生单元连接于所述控制电路以及所述功率放大单元之间。
优选地,所述喇叭信号产生单元包括稳压电路,用于为所述喇叭信号产生单元提供驱动电压,所述稳压电路连接于所述控制电路以及所述功率放大单元之间。
优选地,所述功率放大单元包括晶体管或场效应管。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根据喇叭按钮的状态控制喇叭电流的通断,在喇叭不工作时确保没有电流通过喇叭,既提高了喇叭的抗干扰能力,也有利于节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机动车喇叭的一种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机动车喇叭的另一种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机动车喇叭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机动车喇叭的控制方法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机动车喇叭的一种示意图。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机动车喇叭包括检测装置和控制装置。图1中端子1接汽车电源正极,端子2接汽车方向盘喇叭按钮开关,端子3接汽车电源负极,所述喇叭按钮开关通过自己的被按下或者未按下状态来控制端子2与端子3之间链路(未示出)的通断。
其中,检测装置包括电阻100、光电二极管102。控制装置包括电阻104、光敏三极管106。
当没按下喇叭按钮时,在端子1-电阻100-光电二极管102-端子2之间未形成有效的闭合回路,检测装置中的电阻100没有电流通过,作为光电开关的光电二极管102中也没有电流通过,从而不会发光,因此控制装置中的光敏三极管106得到合适的用于导通的偏置电压,即在端子1-电阻104-光敏三极管106-端子3之间形不成有效的闭合回路,从而光敏三极管106和电阻104中都没有电流通过。而所述光敏三极管106未导通直接导致不能给场效应管108的栅极提供合适的偏置电压,因此场效应管108不会导通,从而在端子1-喇叭单元110-场效应管108-端子3之间也不能形成有效的闭合回路,导致喇叭单元110中没有电流通过,喇叭单元110不会产生鸣叫。
当喇叭按钮开关按下时,端子1-电阻100-光电二极管102-端子2之间形成有效的闭合回路,电阻100以及光电二极管102中均有电流通过,光电二极管102经电阻100限流发光,光敏三极管106在接收到光电二极管102发出的光信号之后导通,从而为场效应管108栅极提供一正偏压,场效应管108导通,从而在端子1-喇叭单元110-场效应管108-端子3之间形成有效的闭合回路,喇叭单元110中有电流通过,从而发出鸣叫。
要说明的是,所述喇叭单元110可以是普通机械喇叭,也可以是电子喇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万喻,未经万喻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4799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消声用新型不锈耐热金属纤维毡
- 下一篇:一种集成式驾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