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撞电瓶负极线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49290.6 | 申请日: | 2012-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035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31 |
发明(设计)人: | 李爱平;林瑜璇;周富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万卡信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1/11 | 分类号: | H01R11/11 |
代理公司: | 上海君铁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74 | 代理人: | 陈耀忠 |
地址: | 201400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瓶 负极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线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极线。
汽车的供电系统为了节省导线并且为安全考虑,常使用负极搭铁的方式进行供电回路的组建。负极搭铁是指电源的负极通过汽车本体金属骨架与用电设备的负极进行连接的一种接线方式。考虑到发动机的外壳和车身为负极,因此常使用负极搭铁来构成汽车的供电回路。
发动机在运作中会发生震动,行车时难免的车体间擦碰也会发生剧烈震动,传统的电瓶使用的负极接触端在使用中常发生受震动影响而松脱甚至脱落的情况,使得接触面不稳定到导致接触面产生电火花,也可能使汽车熄火,甚至可能发生负极线脱落后与正极线短接后造成短路而损坏电瓶和汽车行驶过程中立即停止造成安全隐患。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撞电瓶负极线,解决以上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防撞电瓶负极线,包括一负极线束和一接线端子,所述接线端子由一长条状金属片制成,所述长条状金属片的左端与所述负极线束压接,所述长条状金属片的中间部分沿着长边方向折弯成圆环状,使得右端叠于所述左端正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长条状金属片的一个长边向上翻起,形成一折边,所述折边在产品安装时可以增加与电瓶的负极接线柱的底面的接触面积,以便增强导电性能。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接线端子上设置折边来增强产品的电接触性能。
所述接线端子在圆环状的环面上设有一槽孔,与所述防撞电瓶负极线配合使用的电瓶的负极接线柱上设有一凸起,所述凸起与所述槽孔配合使得产品被牢牢固定在接线柱上。使用时,将接线端子套入接线柱上后进行调整,使得接线柱上的凸起卡入所述槽孔内。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槽孔,配合接线柱上的凸起可以使得产品与电瓶的连接更加稳定和牢固,不易在发生震动或者行车碰撞时发生接线端子脱落的情况。
所述长条状金属片的左端和右端均设有一开孔,所述左端和所述右端使用一接线端子紧固螺栓穿过所述开孔后连接并紧固。使用时,将所述接线端子的圆环状部分套接于电瓶的负极接线柱上并将接线端子紧固螺母锁紧,使得固定在负极接线柱上。
所述长条状金属片的左端和右端均设有一开孔,所述左端和所述右端使用一接线端子紧固螺栓穿过所述开孔后连接并紧固。使用时,将所述接线端子的圆环状部分套接于电瓶的负极接线柱上并将接线端子紧固螺母锁紧,使得固定在负极接线柱上。
所述接线端子上接触所述负极接线柱的一面设有至少两条防滑凹槽线,所述至少两条防滑槽线从所述接线端子的一个侧边延伸至另一个侧边。
所述负极线束预留的长度为200mm~350mm。
有益效果: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于制造,能够克服行车碰撞或者发动机震动造成的电瓶负极线脱落的情况,安全易用。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安装后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1、图2,防撞电瓶负极线,包括一负极线束1和一接线端子2,接线端子2由一长条状金属片制成,长条状金属片的左端与负极线束1压接,长条状金属片的中间部分沿着长边方向折弯成圆环状,使得右端叠于左端正上方,其特征在于,长条状金属片的一个长边向上翻起,形成一折边3,折边3在产品安装时可以增加与电瓶的负极接线柱4的底面5的接触面积,以便增强导电性能。接线端子2在圆环状的环面上设有一槽孔6,与防撞电瓶负极线配合使用的电瓶的负极接线柱4上设有一凸起7,凸起7与槽孔6配合使得产品被牢牢固定在负极接线柱4上。使用时,将接线端子套入接线柱上后进行调整,使得接线柱上的凸起卡入槽孔内。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槽孔,配合接线柱上的凸起可以使得产品与电瓶的连接更加稳定和牢固,不易在发生震动或者行车碰撞时发生接线端子脱落的情况。长条状金属片的左端和右端均设有一开孔,左端和右端使用一接线端子紧固螺栓8穿过开孔后连接并紧固。使用时,将接线端子2的圆环状部分套接于电瓶的负极接线柱4上并将接线端子紧固螺母8锁紧,使产品固定在负极接线柱4上。
接线端子上接触负极接线柱的一面设有至少两条防滑凹槽线,至少两条防滑槽线从接线端子的一个侧边延伸至另一个侧边。
负极线束的预留长度为200mm~350mm。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万卡信实业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万卡信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4929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R 导电连接;一组相互绝缘的电连接元件的结构组合;连接装置;集电器
H01R11-00 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分开的连接位置用来或可能用来使导电部件互连的各连接元件,例如:由电线或电缆支承并具有便于与某些其他电线;接线柱或导电部件;接线盒进行电连接的装置的电线或电缆端部部件
H01R11-01 .以其连接位置之间导电互连的形式或安排为特点区分的
H01R11-03 .以各连接元件上连接位置的类型或以连接位置与导电部件之间的连接类型为特征的
H01R11-11 .由电线或电缆支承并具有便于与其他电线、端子或导电部件连接的装置的电线或电缆端部部件或抽头部件
H01R11-12 ..终接于环、钩或叉的端接片
H01R11-16 ..终接于焊头或插座的端接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