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电磁屏蔽作用的磁圈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49480.8 | 申请日: | 2012-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259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2 |
发明(设计)人: | 王小冬;张薇;郑中元;周行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美厚塑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9/00 | 分类号: | H05K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吴英彬 |
地址: | 5230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电磁 屏蔽 作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路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电路板生产的具有电磁屏蔽作用的磁圈。
背景技术
随着电路板产品层数增加,电路板产品在实际工作时,往往会产生电磁干扰现象,影响电路板信号传送。这样,在电路板产品中需要设置电磁屏蔽层。
目前,采用的电磁屏蔽层通常采用厚度较小的不锈钢片制作,将不锈钢片设置于电路板产品的表面的覆盖膜上,从而起到电磁屏蔽的作用。然而,不锈钢片的重量较大,从而增加了电路板产品的重量。并且不锈钢片的挠折性较差,采用不锈钢片制作的电磁屏蔽层影响柔性电路板挠折性能。由于不锈钢片的价格较高,增加了电路板的生产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采用橡胶作为离型隔离层与离型基材层且两者中间设有电磁屏蔽层的磁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具有电磁屏蔽作用的磁圈,其由依次进行连接的离型隔离层、纳米镍铁氧体复合材料层以及离型基材层组成,所述纳米镍铁氧体复合材料层与离型基材层的接触面为第一离型表面,所述镍铁氧体复合材料层与离型隔离层的接触面为第二离型表面。
所述纳米镍铁氧体复合材料层,其为由纳米级的铁氧体、镍石墨混合磁粉作为导电材料填充物,以热塑性弹性体材料作为高分子粘结剂制备而成的电磁屏蔽层。
所述纳米镍铁氧体复合材料层,其厚度的范围为8~25um。
其整体轮廓的形状呈圆环形、内空的椭圆形、内空的正方形或内空的长方形。
所述离型隔离层为由橡胶制备的构件。
所述离型基材层为由橡胶制备的构件。
本实用新型的纳米镍铁氧体复合材料层,其为由纳米级的铁氧体、镍石墨混合磁粉作为导电材料填充物,以热塑性弹性体材料作为高分子粘结剂制备而成的电磁屏蔽层;其具有对红外波段具有显著的消光作用,并对红外、微波强烈吸收的功能,同时也大大地增强了对电磁波的损耗功能。
所述磁圈可以直接将其贴合于电路板的表面或者设置于多层电路板的内层中,所述磁圈具有电磁屏蔽的作用。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不锈钢片,能够增加柔性电路板的挠折性能,并且可以降低电路板的生产成本。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剖视图;
其中:
100.磁圈 111.第一离型表面 130.离型隔离层
120.纳米镍铁氧体复合材料层 110.离型基材层
131.第二离型表面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有电磁屏蔽作用的磁圈100,其由依次进行连接的离型隔离层130、纳米镍铁氧体复合材料层120以及离型基材层110组成,所述纳米镍铁氧体复合材料层120与离型基材层110的接触面为第一离型表面131,所述镍铁氧体复合材料层120与离型隔离层130的接触面为第二离型表面111。
所述纳米镍铁氧体复合材料层120,其为由纳米级的铁氧体、镍石墨混合磁粉作为导电材料填充物,以热塑性弹性体材料作为高分子粘结剂制备而成的电磁屏蔽层。
所述纳米镍铁氧体复合材料层120,其厚度的范围为8~25um。
所述磁圈100的整体轮廓的形状呈圆环形、内空的椭圆形、内空的正方形或内空的长方形。
所述离型隔离层130为由橡胶制备的构件。
所述离型基材层110为由橡胶制备的构件。
本实用新型的纳米镍铁氧体复合材料层120,其为由纳米级的铁氧体、镍石墨混合磁粉作为导电材料,以热塑性弹性体材料作为高分子粘结剂制备而成的电磁屏蔽层;其具有对红外波段具有显著的消光作用,并对红外、微波强烈吸收的功能,同时也大大地增强了对电磁波的损耗功能。
所述磁圈100可以直接将其贴合于电路板的表面或者设置于多层电路板的内层中,所述磁圈具有电磁屏蔽的作用。相比于现有技术中的不锈钢片,能够增加柔性电路板的挠折性能,并且可以降低电路板的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采用与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相同或近似的结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美厚塑磁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美厚塑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4948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控温的粘度计
- 下一篇:一种孵蛋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