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模拟半刚性基层结构温缩断裂的试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49697.9 | 申请日: | 2012-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011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31 |
发明(设计)人: | 程培峰;赵文美;韩春鹏;张姝婷;尹传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程培峰 |
主分类号: | G01N3/18 | 分类号: | G01N3/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0080 黑龙江省哈***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拟 刚性 基层 结构 断裂 试验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路基路面结构受环境因素影响的模拟试验装置,具体说涉及模拟半刚性基层结构温缩断裂的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半刚性基层结构的使用越来越多,然而这种半刚性基层结构频繁出现的反射裂缝相当严重,对道路的使用状况及寿命造成严重的影响。在季冻区或多年冻土地区,其温缩裂缝尤为普遍和严重。半刚性基层结构最显著的特点是其温缩性能,目前国内,对半刚性基层结构材料的温缩性能试验几乎都是采用制作标准梁式试件,养生后,粘贴应变片,然后放入可控温环境中,用电测法测量试件温缩应变,此种方法能够较精确的测定材料的温缩性能,但是其工作量大的缺陷尤为突出,最重要的是该种方法只能对实际材料的温缩性能进行检测,但却不能模拟基层结构的实际边界条件,从而使得测定的结果与实际工况下结构的温缩性能存在一定差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模拟半刚性基层结构温缩断裂的试验装置,解决了以往试验方法工作量大,不能模拟基层实际边界条件的问题。同时该装置结构简单,能够保证试验过程中试件不发生扭转,提高了试验模拟条件的精确度。
本实用新型模拟半刚性基层结构温缩断裂的试验装置包括支架、定位螺栓、紧固螺栓、夹头、力传感器、螺杆,螺杆上部经过特别处理,带有凹槽,紧固螺栓旋在支架上部钢板上;定位螺栓位于螺杆上,并分别处在支架第二层钢板两侧;上夹头通过穿销与螺杆相连;下夹头通过穿销与力传感器相连;力传感器固定在支架最下部钢板上。
同时旋转所述的两个定位螺栓,可使螺杆的位置在竖向发生移动,带动夹头的位置变化,实现对试件施加拉力。
在施加拉力时为保证试件和夹头在同一平面上,所述螺杆上部经过特别处理,带有凹槽,旋紧紧固螺栓可以固定螺杆,使试件不发生扭转,保证了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所述力传感器与下夹头通过穿销连接,并固定在支架钢板上,可以实现力的实时监测和控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装置支架以及各主要部分结构简单,可以进行拆卸组装;通过旋转两个定位螺栓,同时由力传感器监测力的大小,实现对试件准确施加拉力;为保证施加拉力过程中试件不发生转动,通过旋紧紧固螺栓,固定螺杆的方式予以实现。
附图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布置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夹头构造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定位螺栓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螺杆上部构造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紧固螺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模拟半刚性基层结构温缩断裂的试验装置,主要包括支架(6)、定位螺栓(3)、螺杆(2)、上夹头(5)、下夹头(7)及力传感器(8)。定位螺栓(3)位于螺杆(2)上,并分别处在支架 第二层钢板的两侧;上夹头(5)与螺杆(2)通过穿销(4)相连接;下夹头(7)与力传感器(8)也通过穿销相连接,传感器另一端固定在支架(6)最下端钢板上。
图2为夹持试件的夹头,模拟试件通过上夹头(5)及下夹头(7)夹持在支架中央,上夹头(5)与螺杆(2)通过穿销(4)进行连接。下夹头(7)与力传感器(8)也由穿销连接在一起。
图3为定位螺栓(3),侧面有用于旋转的开口,旋转定位螺栓(3),使螺杆(2)位置在竖向发生移动,带动上夹头(5)的位置变化,实现对试件施加拉力,力的大小可以由力传感器时时测定,从而实现对试件准确加力控制。
在对试件施加拉力时为保证试件和夹头在同一平面上,所述螺杆(2)上部经过特别处理,带有凹槽,具体结构如图4。紧固螺栓(1)结构如图5,端部带有螺纹,紧固螺栓(1)可以卡在螺杆(2)上部的凹槽内,从而使其固定不发生转动,保证了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程培峰,未经程培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4969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