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回收水面垃圾的小型全自动清洁船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50962.5 | 申请日: | 2012-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475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发明(设计)人: | 李方义;龚宝龙;管凯凯;王光存;葛顺鑫;刘子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大学 |
主分类号: | B63B35/32 | 分类号: | B63B35/32;E02B15/10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郑华清 |
地址: | 250061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回收 水面 垃圾 小型 全自动 清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回收水面垃圾的工具,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回收水面垃圾的小型全自动清洁船。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难免遭到破坏,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水源,如河流、湖泊、海水浴场等,水面上都漂浮着塑料袋、泡沫、水藻、树叶等很多垃圾,严重影响着人们的健康生活和环境的美丽。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环境问题也越来越被重视,高效地治理垃圾的方法不断被我国科学家摸索。现在已有的大型打捞船体积大、成本高,不能进入小区域实施打捞工作。在很多小型区域水面上依然是依靠人工打捞垃圾,而人工打捞工作难度和劳动强度都很大。因此,迫切需要发明水上自动清洁的工具,以便提高清理工作的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成本低、体积小、操作灵活的用于回收水面垃圾的小型全自动清洁船。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回收水面垃圾的小型全自动清洁船,包括船体,所述的船体的底部设有螺旋桨,船体前面的两侧各设有一个摆臂,且船体的前面开口,且船体内设有回收箱,船体的开口处通过传输结构与回收箱相通。
所述的输出结构为皮带传输装置,皮带传输装置的驱动电机与控制器相连。
所述的螺旋桨有四个,通过轴承固定于船体左右两侧,且两侧各两个,所述的螺旋桨与控制器相连。
所述的船体的外面连接有一圈保险杠。
在所述的船体内设有超重报警装置,所述的超重报警装置与控制器相连。
在所述的船体的顶部设有与之配合的顶壳。
所述的摆臂包括一个摆杆,在摆杆的一端连接一个拨片,所述的摆杆固定于船体上,所述的拨片与摆杆活动连接。
所述的回收箱的底部设有压力传感器,所述的压力传感器与控制器相连。
所述的船体的前面设有光电传感器,所述的光电传感器与控制器相连。
工作过程:在比较复杂的情况下,可以用遥控器手控模式操纵;普通环境下,可以实现完全自动化控制。启动清洁船后,后侧两螺旋桨旋转,船向前运动,同时摆臂摆动,将垃圾拨至中间位置,传送带转动,将垃圾传送到回收箱内。当光电感应器感应到前方有障碍物,控制左右两侧螺旋桨旋转,使船左转或者右转。当回收箱内的垃圾超过10kg,回收箱底部的压力传感器会发出警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用于回收水面垃圾的小型全自动清洁船集垃圾回收功能、自动行驶功能、安全保护功能为一体,替代了大型的需要人工介入的垃圾打捞船,提高了水面清洁的工作效率,保护了水资源环境和人类健康。它体积小,操作方便,工作灵活,可靠性高,十分适合在静水水面进行垃圾自动清理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视剖面图。
图中:1顶壳,2船体,3螺旋桨,4摆臂,5保险杠,6传送带,7回收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用于回收水面垃圾的小型全自动清洁船,包括船体2,船体2的底部设有四个螺旋桨3,四个螺旋桨3通过轴承固定于船体2左右两侧,且两侧各两个,螺旋桨3与控制器相连。船体2前面的两侧各设有一个摆臂4,且船体的前面开口,且船体内设有回收箱7,船体2的开口处通过传输结构与回收箱7相通。所述的船体2的外面连接有一圈保险杠5。所述的船体内设有超重报警装置,所述的超重报警装置与控制器相连。在所述的船体2的顶部设有与之配合的顶壳1。
摆臂4包括一个摆杆,在摆杆的一端连接一个拨片,所述的摆杆固定于船体2上,所述的拨片与摆杆活动连接。
顶壳1与船体2通过螺钉紧固连接,构成清洁船的外壳;传送带6与传送轮配合,通过轴承固定在船体中;摆臂4应用曲柄导杆机构,通过螺钉紧固在船体的上部;保险杠5通过螺钉紧固在顶壳。
其工作原理为:在比较复杂的情况下,可以用遥控器手控模式操纵;普通环境下,可以实现完全自动化控制。启动清洁船后,后侧两螺旋桨旋转,船向前运动,同时摆臂4摆动,将垃圾拨至中间位置,传送带6转动,将垃圾传送到回收箱7内。当光电感应器感应到前方有障碍物,控制左右两侧螺旋桨旋转,使船左转或者右转。当回收箱7内的垃圾超过10kg,回收箱7底部的压力传感器会发出警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大学,未经山东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5096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