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调型骨小梁人工椎间盘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51509.6 | 申请日: | 2012-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547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杨晓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爱康宜诚医疗器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2/44 | 分类号: | A61F2/4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2200 北京市昌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调 小梁 人工 椎间盘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调型骨小梁人工椎间盘,主要是指一种在植入后能够自动调整脊柱生理平衡并有效的形成骨长入的骨科脊柱产品。
背景技术
人工椎体置换翻修手术目前已成为一种相对普遍的外科手术。人工椎间盘在同类脊柱手术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它主要是一种能够替代手术中切除的椎间盘组织的植入产品。其产品种类繁多。但是,既往的人工椎间盘多数是注重其材料特性、外观和即刻稳定型。在植入后对可能产生的脊柱移位退变没有应对办法,使得人工椎间盘在椎体间产生相对的剪切应力。最终失去后期的稳定效果的同时还可能发生后突畸形。本专利在对应问题上作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实用新型内容
一种自调型骨小梁人工椎间盘,其特征在于,上终板(1)下表面球窝和半球体旋转中心(3)球面配合运动。本发明的目的是为解决脊柱手术中的问题,在为脊柱椎间盘手术后期稳定及防治脊柱移位退变提供更好的人工椎间盘产品。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采用以下设计方案:
本发明是分别由上终板、下终板、半球体旋转中心组成。上终板和下终板都使用了钛合金材料,上终板在其上表面和下终板的下表面使用了仿造人类松质骨金属材料涂层表面使得形成不规则联通空隙。半球体旋转中心为超高分子聚乙烯材料。外形设计为半球面体,半球直径为8-10mm球心位置定于假体失状径中心偏后0.8mm。半球球面与上终板的下方球窝配合。半球体底面连接下终板的上方。上终板的上方设计了4个倒齿成矩形排列,角度90度齿高1.5mm下 终板下表面中心位置设计有长10-12mm、宽1-2mm的条状骨棘。
本发明的优点是:
1本发明自调型骨小梁人工椎间盘,除旋转中心外全部为钛合金材质,摒弃惯用的PEEK材料在保证了合理的弹性模量的同时,增加了材料本身抗压强度和更好的生物相容性。
2本发明自调型骨小梁人工椎间盘,超高分子聚乙烯材料的半球体旋转中心能够在假体植入后起到调节上下椎体的移位退变,抵消剪切应力,保证良好的后期稳定性。上终板的倒刺设计能够确保与上方椎体的稳固结合,下终板骨棘的设计与下方椎体的稳固结合,实现了抗旋转及防止侧向滑脱。这两者的巧妙结合确保良好的即刻稳定效果。
3本发明自调型骨小梁人工椎间盘,上终板上表面和下终板下表面采用了仿造了人体松质骨结构的不规则联通空隙表面。能够在初期稳定后达到诱导骨长入的良好效果,从而达到理想的后期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发明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自调型骨小梁人工椎间盘:上终板1在其上表面和下终板2的下表面使用了仿造人类松质骨金属材料涂层表面6、7使得形成不规则连通空隙。半球体旋转中心3为超高分子聚乙烯材料。外形设计为半球面体,半球直径为8-10mm球心位置定于假体失状径中心偏后0.8mm。半球球面与上终板的下方球窝配合。半球体底面连接下终板的上方。上终板的上方设计了四个倒齿4成矩形排列,角度90度齿高1.5mm下终板下表面中心位置设计有长10-12mm、宽1-2mm的条状骨棘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爱康宜诚医疗器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爱康宜诚医疗器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5150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产后束腹带
- 下一篇:十字中空生物型股骨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