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楼逃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53187.9 | 申请日: | 2012-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615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车方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车方铭 |
主分类号: | A62B1/20 | 分类号: | A62B1/20;A62B1/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4400 黑龙江省***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楼 逃生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楼逃生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化社会的到来,目前在新建的办公楼和公寓大多为高层建筑,高楼的安全隐患也逐渐引起人们重视,尤其是火灾,由于高层建筑楼梯间的烟囱效应使灾难扩展的速度较一般建筑快得多,唯一的逃生通道被烟火阻断,被困人员就处于高度危险状态,这时快速、便捷的逃生装置成为他们唯一的希望。而每年因高楼火灾而失去生命的人数以万计,这些灾难事件使人们认识到未雨绸缪、居安思危的重要,因此人们也一直在探索高楼逃生装置,目前高楼的逃生装置主要有电梯或滑梯式逃生装置、软绳逃生装置、软梯逃生装置;然而电梯或滑梯式逃生装置结构复杂安装时间长,需要专业的救援人员,软绳逃生装置或软梯逃生装置需要逃生人员有较好的体能及心理素质,这种逃生装置对老年人及儿童不适用。
由上可知,上述现有的高楼逃生装置在实际使用上,显然具有缺陷存在,而有待加以改善。
由此,本实用新型有感上述缺陷的可改善,乃特潜心研究并配合反复试验,终于提出一种设计合理且有效改善上述缺陷的实用新型。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高楼逃生装置,以确保该装置操作使用方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高楼逃生装置,包括可以轴向伸缩的硬质滑管,硬质滑管下端弯曲处联接软管,软管下端联接缓冲气囊A,在软管下端侧面设置有出口,缓冲气囊A设置于地面上。
在所述出口上方的软管内设置有缓冲网,用4根弹性材料绳与之连接,其中2两根绳有限长软布套管,能使逃生人员经缓冲减速后到达出口处上方时滑离缓冲网。
在缓冲气囊A上再设置缓冲气囊B,缓冲气囊B内的气压小于缓冲气囊A的气压,缓冲气囊B与缓冲气囊A的联接处设置有差压阀。
上述装置在没有充气前,软管和缓冲气囊A可以全部收藏于硬质滑管内,硬质滑管也收缩到最小尺寸,安装在方便逃生地点;若高层建筑发生火灾,启动本装置展开拉手,本装置自动翻转并拉升到工作长度,软管和缓冲气囊A从硬管内滑出抛下,在抛下缓冲气囊A的同时拉开设置于缓冲气囊A内的充气燃料块的引线,充气燃料块燃烧给缓冲气囊A充气,缓冲气囊A坠地后,高层建筑上的人就可以钻入硬质滑管的进口,通过硬质滑管和软管下落到缓冲气囊A上。
本装置具有以下优点:
1.布放简单、快速、对地面条件要求低,不需要地面人员配合,逃生人员不需专业技能。
2.逃生人员与烟火隔离,保证了逃生人员的安全。
3.逃生速度快,可连续逃生多人。
4.安全度高,弹性缓冲网与缓冲气垫双重保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
图3为缓冲网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硬质滑管 2软管 3缓冲网 4出口 5缓冲气囊A 6缓冲气囊B 7差压阀 8联接软绳A 9联接软绳B 10联接软绳C11联接软绳D。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高楼逃生装置,包括可以轴向伸缩的硬质滑管1,硬质滑管1的下端弯曲处联接软管2,软管2下端联接缓冲气囊A5,在软管2下端侧面设置有出口4,缓冲气囊A5设置于地面上;硬质滑管1采用耐火材料制成,如不锈钢或铝合金,硬质滑管1的直径以逃生人员易钻入为合适,如硬质滑管1的直径为0.8米,软管2选用耐火布料制成。
实施例2
如图2、图3所示,实施例2的基本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为了逃生人员落在缓冲气囊A5上速度降低,在出口4上方的软管2内设置有用弹性材料制成的缓冲网3,缓冲网3边缘均匀固定有联接软绳A8、联接软绳B9、联接软绳C10、联接软绳D11,其中联接软绳A8和联接软绳B9用弹性材料制成,可以产生一定的弹性形变,联接软绳C10和联接软绳D11为一般软绳,联接软绳A8和联接软绳B9联接在软管2内出口4侧,联接软绳C10和联接软绳D11联接软管2内出口4相对侧,这样当逃生人员从缓冲网3上下落到出口4时,缓冲网3弹出逃生人员。
实施例3
如图4所示,实施例3的基本结构与实施例2相同,实施例3在缓冲气囊A5上再设置缓冲气囊B6,缓冲气囊B6内的气压小于缓冲气囊A5的气压,缓冲气囊B6与缓冲气囊A5的联接处设置有差压阀7,采用两个气压不同缓冲气囊组合,逃生人员落在缓冲气囊B6时冲力减小。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显而易见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车方铭,未经车方铭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5318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隔绝式压缩氧气自救器
- 下一篇:经颅磁刺激线圈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