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快速脱离改锚机的套钻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53220.8 | 申请日: | 2012-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131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07 |
发明(设计)人: | 郏保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曙翔铁路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B29/28 | 分类号: | E01B29/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181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快速 脱离 锚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冲击钻孔装置,具体讲是一种装在改锚机上,用于将生锈腐蚀的螺杆从铁路混凝土轨枕中取出的快速脱离改锚机的套钻。
背景技术:
我们知道,铁路钢轨一般都是通过螺杆、螺母和扣件固定在混凝土轨枕上的,通过螺杆、螺母和扣件固定铁路钢轨时,首先需要将螺杆预埋在混凝土轨枕中,然后套入扣件,拧紧螺母以对铁路钢轨进行固定。上述螺杆在长时间使用后易生锈腐蚀,为保证铁路钢轨的牢靠性,铁路工人需要将生锈腐蚀的螺杆取出并对其进行更换,这时就会用到套钻,常规的套钻一般由为一整体的冲击杆和冲击头组成,使用时,将冲击杆的一端装到改锚机上,利用冲击头来冲击钻取生锈腐蚀的螺杆。虽然上述套钻已被广泛采用,但它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个不足之处:在冲击钻取生锈腐蚀螺杆的过程中,如遇火车,铁路工人一般都很难迅速地将改锚机拨出,高高竖立的改锚机会给火车的安全运行带来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在冲击钻取生锈腐蚀螺杆的过程中,如遇火车即将通过的紧急情况时,可快速脱离改锚机的套钻。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具有以下结构的快速脱离改锚机的套钻:包括冲击头以及用于装到改锚机上的冲击杆,其中,冲击头上部位于冲击杆内腔下部中,冲击头顶部顶在冲击杆内腔中的台阶上,冲击杆外周壁上连接有定位挡圈和轴用钢丝挡圈,冲击杆下部套有一个联接套,联接套内腔壁上设有环形挡肩,定位挡圈位于联接套内腔上部,定位挡圈与环形挡肩之间设有弹簧,轴用钢丝挡圈位于联接套内腔下部并顶在环形挡肩上,冲击杆周壁上设有供钢球放入的锥形通孔,冲击头外周壁上对应锥形通孔处设有供钢球陷入的环形凹槽,环形挡肩压在钢球上。
采用以上结构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快速脱离改锚机的套钻具有以下优点:与现有技术套钻中的冲击杆和冲击头为一整体不同,本实用新型快速脱离改锚机的套钻将冲击杆与冲击头分成两个可快速拆卸连接的部件,因此,当铁路工人冲击钻取生锈腐蚀螺杆的过程中,如遇火车即将通过的紧急情况时,可果断地将冲击杆与位于混凝土轨枕中的冲击头脱开,这样,铁路工人就可将改锚机拿离现场了,而留在混凝土轨枕中的冲击头高度低于铁路钢轨界限,不会影响火车的安全运行。正因冲击杆与冲击头为两个可拆卸的部件,因此,当冲击头损坏后,铁路工人可单独对其进行更换,对于无损坏的冲击杆可继续使用,从而大大节约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快速脱离改锚机的套钻的主视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快速脱离改锚机的套钻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快速脱离改锚机的套钻包括冲击头9以及用于装到改锚机上的冲击杆2,冲击杆2上装有与外界水源连接的水嘴1,通入的水可对工作时的冲击头9进行冷却,防止其卡死在混凝土轨枕中,冲击头9上部位于冲击杆2内腔中,冲击头9顶部顶在冲击杆2内腔中的台阶12上,冲击杆2外周壁上连接有定位挡圈3和轴用钢丝挡圈8,冲击杆2下部套有一个联接套11,联接套11内腔壁上设有环形挡肩6,定位挡圈3位于联接套11内腔上部,定位挡圈3与环形挡肩6之间设有弹簧4,轴用钢丝挡圈8位于联接套11内腔下部并顶在环形挡肩6上,冲击杆2周壁上设有供钢球5放入的锥形通孔7,冲击头9外周壁上对应锥形通孔7处设有供钢球5陷入的环形凹槽10,环形挡肩6压在钢球5上。
本实用新型快速脱离改锚机的套钻的使用方法是:如图1所示,铁路工人将冲击杆2上部装到改锚机(图中未示出)上即可利用冲击头9来冲击钻取混凝土轨枕(图中未示出)中生锈腐蚀的螺杆,在冲击钻取螺杆的过程中,如遇火车即将通过的紧急情况时,铁路工人可将联接套11上拉,随后拨动改锚机,钢球5在拨力的作用下从环形凹槽10内流出,继续上拨改锚机,冲击杆2便会迅速与位于混凝土轨枕中的冲击头9脱开,这样,铁路工人就可将改锚机拿离现场了,而留在混凝土轨枕中的冲击头9高度低于铁路钢轨的界限,不会影响火车的安全运行,待火车离开后,如需将冲击杆2与冲击头9再次连接,可再次上拉联接套11,将冲击杆2内腔下部插到冲击头9上,随后松开联接套11,钢球5在环形挡肩6的作用下会再次进入环形凹槽10内,完成连接,铁路工人可继续进行作业。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曙翔铁路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曙翔铁路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5322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体前部结构部件
- 下一篇:螺杆头及其制造方法、以及注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