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火化场用焚烧炉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53667.5 | 申请日: | 2012-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932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2 |
发明(设计)人: | 王眷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眷民 |
主分类号: | F23G5/00 | 分类号: | F23G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23000 陕西省汉中市汉***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火化场 焚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焚烧炉,具体涉及的是一种火化场焚烧炉。
背景技术
火化场焚烧炉用于随葬品的焚烧,例如花圈、逝者用过的被褥、衣物等。现有火化场焚烧炉构造很简易,包括拱顶大炉膛、敞开的大炉口,大炉膛的拱顶上有一烟囱。随葬品在大炉膛内不能充分燃烧,会留下较多的残留物,大量的粉尘和黑烟从烟囱直排空中,污染环境。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能够将随葬品充分燃烧的火化场焚烧炉,以减少焚烧残留物和有害烟气。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火化场用焚烧炉,包括大炉膛和烟囱;所述烟囱位于大炉膛后墙的外面;所述大炉膛底部横向中央位置设置有一个纵向的直槽,直槽的宽度为50-100cm,深度为30-50cm,直槽两边的大炉膛底面均是向槽口倾斜的斜坡面,直槽的后端延伸至大炉膛后墙根外并与烟囱的下端通过水平烟道联通;大炉膛后墙上设置有一个出烟口,该出烟口与直槽的后端通过一个下行烟道联通。
作为上述技术的一种改进,所述直槽底部设有一个排渣口,排渣口下方设置有一个聚渣池。
所述排渣口上安放有一个大孔筛板。
作为上述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烟囱下端安装有一个风口向上的引射风 机。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随葬品能够尽量集中到大炉膛底部的直槽中足氧燃烧,产生在大炉膛中的烟气从出烟口流出,通过下行烟道流经高温的直槽后端时再被充分燃烧,焚烧残留物和有害烟气大量减少,从烟囱排出的几乎没有黑烟和粉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过直槽的纵向剖切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A-A剖线视图。
图中:1.大炉膛,2.直槽,3.进料口,4.出烟口,5.下行烟道,6.水平烟道,7.排渣口,8.聚渣池,9.烟囱,10.引射风机,11.掏渣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大炉膛1和烟囱9,大炉膛1的正面有一个敞开的进料口3,烟囱9位于大炉膛1后墙的外面,大炉膛1底部横向中央位置设置有一个纵向的直槽2,直槽2的宽度为50-100cm,深度为30-50cm,直槽2两边的大炉膛底面均是向槽口倾斜的斜坡面,直槽2的后端延伸至大炉膛后墙根外并与烟囱9的下端通过水平烟道6联通;大炉膛1的后墙上设置有一个出烟口4,出烟口4与直槽2的后端通过一个下行烟道5联通。
当投进大炉膛1中的随葬品被点燃后,随葬品能够自然集中到大炉膛底部的直槽2中,在烟囱9引风的作用下,直槽2内形成负压,温度很高,大炉膛1中的火焰向下,此时从进料口3进入的空气流经直槽2内助燃,使其中的物品燃烧得更充分。与此同时,产生在大炉膛1中的烟气从出烟口4流出,通过下 行烟道5流经高温的直槽2后端时再被充分燃烧。因此,焚烧残留物和有害烟气大量减少,从烟囱排出的几乎没有黑烟和粉尘。
在本实施例中,直槽2底部设有一个排渣口7,排渣口7的下方设置有一个聚渣池8,排渣口上安放有一个大孔筛板,可避免未燃烧的物品直接落入聚渣池中。聚渣池8的侧壁上开有一个可开闭的掏渣口11,其中的灰渣可定期清除。这种设置能够使直槽2中的灰渣及时落入聚渣池8中,保证直槽有足够空间,以利于随葬品和烟气充分燃烧。
在本实施例中,烟囱9的下端安装有一个风口向上的引射风机10。引射风机10开动后可保证大炉膛1内和直槽2中有足够的空气流量,以利于随葬品和烟气充分燃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眷民,未经王眷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5366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