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热风出口设在中部的高温空气预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54520.8 | 申请日: | 2012-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932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2 |
发明(设计)人: | 张凤岐;崔建波;曹慧银;刘继成;李环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德固特节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L15/00 | 分类号: | F23L1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3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热风 出口 设在 中部 高温 空气 预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炭黑生产设备,尤其是空气预热器。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高温空气预热器结构是立式安装的管壳式换热装置,高温烟气从下往上走管程,冷风从上往下走壳程,热风出口设在壳程下端。高温空气预热器热风出口温度可达950℃,因为工作温度高,高温空气预热器壳程下端就成了设备故障的多发区。高温空气预热器壳程下端主要构件包括壳体下端和换热管下端,其材料虽然都已经加厚加强,采用最高级耐热抗腐蚀材料,但由于材料在高温下强度很低,高合金材料价格非常高,设计安全余度有限,遇有偶发操作失常情况容易发生故障,例如壳体下端容易发生超应力褶皱变形,换热管下端容易发生超应力弯曲变形等重大故障,高温空气预热器使用寿命因此受到很大威胁。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高温空气预热器现有结构,壳程下端工作温度高构件容易发生故障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热风出口设在中部的高温预热器结构;该结构高温烟气仍然是从下往上走管程,但壳程空气流动有变化,冷风分别从壳程的上端和下端进入,热风从壳程的中部排出,这样就降低了预热器下端构件的工作温度,由于工作温度降低了,构件材料强度就提高了,所以,预热器下端构件就不容易发生之前容易发生的故障;把热风出口设在壳程中部,壳程中部构件的工作温度提高了,但是,因为空气预热器是一种高大的立式安装的换热装置,预热器主要构件壳体和换热管,自身重力载荷占其全部竖直载荷的大部分,预热器中部构件重力载荷当然比预热器下端构件重力载荷小得多,因此,在同等高温和相同材料条件下,中部构件就安全得多,不容易发生故障。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热风出口设在中部的高温空气预热器,由外壳,内筒,上管板,下管板I,下管板II,换热管,折流板,浮管密封装置,保护套管,空气进口A,空气进口B,热风出口,内筒短接甲,内筒短接乙,外壳短接,环形挡板,直立挡板,内筒底部波纹管等组成;其特征是:上管板焊接在外壳上端,下管板I和下管板II与其它相邻的件组成“下管板风冷通道”分别焊接在内筒和外壳的下方;冷风进口B设在壳程底部,冷风进口A设在冷风进口B的上部,热风出口设在壳程中部;一股空气从冷风进口B进入,穿过“下管板风冷通道”进入壳程,经多道折流板折返,从热风出口排出;另一股空气从冷风进口A进入,穿过外壳与内筒形成的环形风冷通道向上进入壳程,经多道折流板折返,从热风出口排出;其特征还有:所谓“下管板风冷通道”,是由外壳短接,内筒短接甲,内筒短接乙,下管板I,下管板II,环形挡板和两个直立挡板组成;在内筒短接乙上,面对和背对冷风进口B的方向各开有若干通风孔K;在内筒短接甲上,背对冷风进口B的方向开有若干通风孔M;两个直立挡板把由内筒短接甲,内筒短接乙,外壳短接,环形挡板和下管板II四面围起来的环形空间分割成两块,保证从冷风进口B进来的空气只能经过下管板I和下管板II之间的通道进入壳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一.把热风出口从外壳的下端移到中部,可使预热器壳体下端和换热管下端降低工作温度,提高了材料强度,避免壳体超应力褶皱变形,避免换热管超应力弯曲变形等故障发生,提高预热器使用寿命;二.一股冷风从冷风进口B进入,穿过“下管板风冷通道”,充分冷却保护了两个下管板和全部换热管的下端,使其保持较高的材料强度,避免裂纹,断裂等事故发生,提高使用寿命;三.一股冷风从冷风进口A进入,穿过外壳和内筒形成的环形风冷通道,充分冷却保护了接触高温空气的内筒,使内筒保持较高的材料强度,避免发生超应力损坏,提高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和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C-C”剖视图;
图3是图1“D”向视图。
图4是图1“E”向视图;
图1至图4中,1浮管密封装置,2上管板,3换热管,4外壳,5内筒,6折流板,7冷风进口A,8冷风进口B,9下管板I,10下管板II,11保护套管,12内筒短接乙,13外壳短接,14内筒短接甲,15环形挡板,16内筒底部波纹管,17热风出口,18直立挡板,K通风口,M通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图2,图3,图4中,下管板I(9),下管板II(10),,换热管(3),外壳(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德固特节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青岛德固特节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5452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