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户接入业务系统或网络的方法、系统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01276.0 | 申请日: | 2012-07-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531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7 |
发明(设计)人: | 陶佳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9/32 | 分类号: | H04L9/32;H04L29/06;H04L29/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户 接入 业务 系统 网络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是一种用户接入业务系统或网络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固定网络和移动网络带宽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显示终端接入运营商网络获取传统的电信服务、音视频多媒体服务等,包括手机显示终端、平板电脑显示终端、IPTV或者DTV的电视显示终端等多种显示终端。
对于为多种显示终端提供服务的系统,例如单一的业务系统,如IPTV,或者是运营商的统一身份识别系统,如运营商统一Portal等,都需要理解接入设备所代表的用户身份,从而提供客户化的服务。
现有技术中可能会具备如下缺点之一:
需要多个设备来分别对应不同的业务系统进行接入,如STB、手机、PC等。或者,用户需要记忆多个系统或者网络的用户标识,由于不同系统和网络采用的标识格式要求可能不同,无法统一。或者,多个系统和网络直接对用户呈现出来,用户需要知道多系统和用户标识的映射关系。或者,当出现新的业务系统或网络时,用户也需要理解这一变动才有可能接入该业务系统或者网络。
发明内容
为了至少消除或者减轻上述缺陷之一,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用户接入业务系统或网络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统一接入终端(10),包括接入单元(101),以及与接入单元(101)通信连接的用户标识单元(102)和业务单元(103)。所述用户标识单元(102)用于针对每个用户存储一个通用标识。所述接入单元(101)用于根据用户的指令和用户标识单元(102)中存储的该用户的通用标识生成多个登录请求,该多个登录请求的任一个包含该用户的通用标识,以及目标网络或目标业务系统的信息,获得经过鉴权授权的会话信息和登录令牌,其中鉴权授权的过程是根据网络侧存储的与该用户的通用标识对应的针对该目标网络或目标业务系统的专用标识完成的。
所述业务单元(103),用于根据接入单元(101)获取的该经过鉴权授权的会话信息和登录令牌进行后续的能力协商和或者或业务操作。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接入代理装置(20);包括登录触发模块(201),专用标识获取模块(202),登录代理模块(203),其中,登录触发模块(201)用于接收统一接入设备(10)发送的登录请求后触发专用标识获取模块(202),该登录请求中包含该用户的通用标识和需要登录的目标网络或目标业务系统的信息;专用标识获取模块(202),用于根据请求中携带的目标网络或目标业务系统的信息和用户的通用标识,从用户标识库(30)获得目标网络或目标业务系统的信息中该用户的专用标识;登录代理模块(203),用于根据该专用标识实现鉴权授权,鉴权授权通过后将会话信息和登录令牌发送给统一接入设备(10)。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又一个方面,一种接入代理装置(20)包括:信任关系建立模块204,用于与目标网络或者目标业务系统建立信任关系,例如类似采用OAUTH协议规定的过程,OAUTH协议是针对访问授权的一个开放标准。
登录触发模块(201)c,用于接收统一接入终端(10)发送的包含用户的通用标识以及未授权的请求token的登录请求后触发登录代理模块(203)c。
登录代理模块(203)c,用于进行鉴权和授权,当鉴权授权成功后向统一接入终端(10)发送经过授权的鉴权token,以便于统一接入终端(10)使用该鉴权token从目标网络或者目标业务系统除获得登录令牌(token)。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又一个方面,公开了一种通信系统,包括:包括用户标识库(30),接入代理装置(20)。该用户标识库(30),与该接入代理装置(20)通信连接,用于获得并存储用户的通用标识与该用户在各个业务系统中的专用标识及其对应关系。该接入代理装置(20),与该用户标识库(30)通信连接,用于接收统一接入设备(10)发送的登录请求,以便于根据登录请求中的用户的通用标识进行鉴权授权,鉴权授权通过后将会话信息和登录令牌发送给统一接入设备(10)。
相应的,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接入目标网络或者目标业务系统的方法,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0127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检测球面运动的位移传感器
- 下一篇:一种耐蚀软磁合金材料的冶炼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