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轮式装载机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01286.4 | 申请日: | 2012-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180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15 |
发明(设计)人: | 森口恭介;鸟巢弘德;山口英治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小松制作所 |
主分类号: | F16H57/04 | 分类号: | F16H5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岳雪兰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轮式 装载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轮式装载机,特别是涉及一种反复行驶和停止而进行作业的轮式装载机。
背景技术
轮式装载机主要是用于进行挖掘作业的车辆,包括车架、作业装置、前后轮、驾驶室等。另外,车架具有前车架、后车架和连结部,前车架利用连结部向左右方向转动自如地与后车架连接。
这种轮式装载机包括液压式的变速器,以进行前进/后退的切换或者变速。并且,在该变速器设有输入轴、中间轴、输出轴等旋转轴和安装于这些轴的液压式离合装置、齿轮、停车制动器等。
这样,由于在变速器的内部设有包括离合装置及制动装置的摩擦部、轴承等滑动部、利用花键的卡合部,因此,需要为这些部分供给润滑油。
于是,提供了专利文献1所示的液压系统和专利文献2所示的结构。
在专利文献1所示的液压系统中,设有从高压回路分支的为离合器供给液压油的变速器润滑回路,而且,设有从转向润滑回路分支的变速器润滑辅助回路。该变速器润滑辅助回路与变速器润滑回路连接。另外,通过这些回路润滑过的油液储存于变速器壳体,之后返回到转向装置。
另外,在专利文献2所示的变速器中,利用动力转向机构的排出油强制润滑离合器,由此低成本地实现离合器的润滑。
而且,在专利文献3中示出了如下内容:在自动变速装置的上方配置对齿轮所搅起的变速器内的润滑油进行收集的流槽,作为自动变速装置的给油装置。并且,由该流槽收集到的润滑油依靠重力作用供给到各滑动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174971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1-227563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6-24932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在轮式装载机的变速器中,对于输入轴而言,如专利文献1及2所示,多数情况是利用泵强制地供给润滑油润滑各部分。对于具有输出轴等的输出部同样也考虑进行强制润滑,但该情况下需要增大润滑油供给用油泵的容量,而且成本会由于回路的添加而增加。
于是,对于变速器的位于壳体底部的输出轴等花键卡合部分而言,多数情况是借助齿轮的旋转等将储存于壳体底部的润滑油搅起,利用飞散的润滑油进行自然润滑。
此处,在轮式装载机中,多以低速进行作业。特别地,在长时间进行低速作业的状况下,通过以往的自然润滑难以向各部分供给充足的润滑油。特别是轮式装载机的停车制动器安装于变速器的壳体的端部,通过以往的自然润滑无法对构成停车制动装置的制动板和花键卡合部进行充分的润滑。
为了通过以往的自然润滑良好地润滑花键卡合部分等,需要将壳体内的润滑油的油面水平提高到花键卡合部。然而,在这种结构中,润滑油对旋转部件的搅拌阻力大,动力损失增加。
本发明的技术问题在于:设法在轮式装载机的变速器中,通过自然润滑为各部分供给充足的润滑油。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作为本发明的轮式装载机的代表性的作业,有V形作业。该V形作业指的是如下所述的作业。
即,在某位置进行挖掘,之后,使大臂上升而举起铲斗内的砂土等货物,并同时使车辆后退。之后,将变速器从后退切换为前进,进一步提升大臂并同时使车辆前进,靠近自卸卡车,然后,使铲斗翻转而向自卸卡车上卸土。之后,在空载状态下进行前进和后退,再次返回到挖掘位置。
如上所述,V形作业中的车速以某车速(以下,记作“分支车速”)为界,使低于分支车速的低速与分支车速以上的车速交替推移。
于是,在本发明中,利用该轮式装载机的代表性的作业,虽然为自然润滑,但是能够进行与强制润滑同样的润滑。
即,本发明第一方面的轮式装载机包括发动机、作业装置和进行前进/后退的切换及变速的变速器。作业装置利用因发动机的驱动而产生的压力油驱动。变速器具有壳体、配置于壳体的内部的旋转轴及配置于旋转轴的外周部的被润滑部。变速器具有第一油槽部、第二油槽部、连通油路、横孔和润滑油路。第一油槽部设于被润滑部的上方,其储存飞散的润滑油。第二油槽部在第一油槽部的下方设于旋转轴的端部,其储存来自第一油槽部的润滑油。连通油路将第一油槽部与第二油槽部连通。横孔在旋转轴沿轴向延伸而形成并与第二油槽部连通。润滑油路具有从旋转轴的外周面沿径向延伸而形成的纵孔并与横孔连通。并且,润滑油路在旋转轴的旋转低于规定转速时将储存于第二油槽部的润滑油引导到被润滑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小松制作所,未经株式会社小松制作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0128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