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天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01315.7 | 申请日: | 2012-03-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187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2-06 |
发明(设计)人: | 万木弘之;野口渡;名越方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1Q5/01 | 分类号: | H01Q5/01;H01Q1/38;H01Q9/42;H01Q21/28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汪惠民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天线 装置 | ||
1.一种天线装置,其是倒F型天线,具备:
第1天线元件,其具有与第1供电点连接的一端和与形成于电介质基板上的接地导体连接的另一端,是以规定的第1波长进行谐振的环状天线;以及
第2天线元件,其具有与上述第1天线元件的规定的连接部连接的一端和作为开放端的另一端,
该天线装置以比上述第1波长长的规定的第2波长进行谐振,
上述第1天线元件包括形成为从上述电介质基板的表面开始具有规定的第1高度的第1元件部分,
上述第2天线元件包括形成为从上述电介质基板的表面开始具有上述第1高度的第2元件部分,该第2元件部分与上述第1元件部分之间具有规定的间隔且与上述第1元件部分实质上平行地形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1天线元件具备:
具有与上述第1供电点连接的一端,且在上述电介质基板上自该一端起沿着规定的第1方向延伸的第1带状导体;
具有与上述第1带状导体的另一端连接的一端,且自该一端起沿着与上述电介质基板的表面正交的规定的第2方向延伸的第2带状导体;
具有与上述第2带状导体的另一端连接的一端,且自该一端起沿着与上述第1方向相反的方向延伸的第3带状导体;
具有与上述第3带状导体的另一端连接的一端,且自该一端起沿着与上述第1及第2方向正交的第3方向延伸的第4带状导体;
具有与上述第4带状导体的另一端连接的一端,且自该一端起沿着与上述第2方向相反的方向一直延伸到上述电介质基板的表面为止的第5带状导体;以及
具有与上述第5带状导体的另一端连接的一端以及与上述接地导体连接的另一端的第6带状导体,
上述第2天线元件具备:
具有与上述第2带状导体和上述第3带状导体之间的上述连接点连接的一端,且自该一端起沿着上述第3方向延伸的第7带状导体;
具有与上述第7带状导体的另一端连接的一端,且自该一端起沿着与上述第2方向相反的方向一直延伸到上述电介质基板的表面为止的第8带状导体;以及
具有与上述第8带状导体的另一端连接的一端,且自该一端起至上述开放端为止沿着与上述第3方向相反的方向延伸的第9带状导体,
上述第1元件部分是上述第4带状导体,
上述第2元件部分是上述第7带状导体。
3.一种天线装置,其是倒F型天线,具备:
第1天线元件,其具有与第1供电点连接的一端、及与形成于电介质基板上的接地导体连接的另一端,且是以规定的第1波长进行谐振的环状天线;以及
第2天线元件,其具有与上述第1天线元件的规定的连接部连接的一端、及作为开放端的另一端,
该天线装置以比上述第1波长长的规定的第2波长进行谐振,
上述第1天线元件包括第1元件部分,该第1元件部分形成为:距上述电介质基板的表面的高度从规定的第1高度变化到比上述第1高度高的规定的第2高度,
上述第2天线元件包括形成为从上述电介质基板的表面开始具有上述第2高度的第2元件部分,该第2元件部分形成为与上述第1元件部分之间至少具有规定的间隔。
4.一种天线装置,其是倒F型天线,具备:
第1天线元件,其具有与第1供电点连接的一端、及与形成于电介质基板上的接地导体连接的另一端,且是以规定的第1波长进行谐振的环状天线;以及
第2天线元件,其具有与上述第1天线元件的规定的连接部连接的一端、及作为开放端的另一端,
该天线装置以比上述第1波长长的规定的第2波长进行谐振,
上述第1天线元件包括形成为从上述电介质基板的表面开始具有规定的第1高度的第1元件部分,
上述第2天线元件包括形成于上述电介质基板的表面上的第2元件部分,该第2元件部分与上述第1元件部分之间具有规定的间隔且与上述第1元件部分实质上平行地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间隔被设定为上述第2波长的1/250以上。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天线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1高度被设定为上述第1波长的1/20以上。
7.一种天线系统,其具备:
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天线装置、即第1天线装置;和
第2天线装置,
上述第2天线装置具备:
具有与上述接地导体连接的一端的接地天线元件;
形成为与上述接地导体的端缘部实质上平行且具有与上述接地天线元件的另一端连接的一端的第3天线元件;
对第2供电点和上述第3天线元件上的规定的连接点进行连接的供电天线元件;
具有与上述第3天线元件的另一端连接的一端的第5天线元件;以及
具有与上述第5天线元件的另一端连接的一端的第4天线元件,
通过将上述第4天线元件的另一端弯折并按照与上述接地天线元件的另一端电磁耦合的方式邻近形成,从而在上述第4天线元件与上述接地天线元件之间形成耦合电容,
将自上述第2供电点起经由上述供电天线元件、上述第3天线元件上的连接点及上述第3天线元件而到上述第3天线元件的另一端为止的第1长度设定为第1谐振频率的1/4波长的长度,利用具有上述第1长度的第1发射元件而以第1谐振频率进行谐振,
将自上述第2供电点起上述供电天线元件、上述第3天线元件上的连接点、上述第3天线元件、上述第5天线元件以及上述第4天线元件而到第4天线元件的另一端为止的第2长度设定为第2谐振频率的1/4波长的长度,利用具有上述第2长度的第2发射元件而以第2谐振频率进行谐振,
将自上述第2供电点起上述供电天线元件、上述第3天线元件上的连接点、上述第3天线元件、上述第5天线元件、上述第4天线元件以及上述耦合电容而到上述接地天线元件为止的第3长度设定为第1谐振频率的1/2波长或3/4波长的长度,利用具有上述第3长度且构成环状天线的第3发射元件而以第1谐振频率进行谐振,
按照使自上述第3天线元件的另一端起至上述第3天线元件与上述供电天线元件之间的连接点为止的宽度朝向该连接点逐渐以锥形状扩展的方式来形成上述第3天线元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未经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01315.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塔式起重机的钢丝绳防扭末节
- 下一篇:汽车制造冲压模具用起重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