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波动齿轮装置及可挠性外齿齿轮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01796.1 | 申请日: | 2012-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49586B | 公开(公告)日: | 2016-11-02 |
发明(设计)人: | 金井觉 | 申请(专利权)人: | 谐波传动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1/32 | 分类号: | F16H1/32;F16H35/1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胡晓萍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波动 齿轮 装置 可挠性外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波动齿轮装置,尤其涉及对作为其构成零件之一的可挠性外齿齿轮的改进。
背景技术
在波动齿轮装置中,杯子形状或礼帽形状的可挠性外齿齿轮上的外齿形成部分在波动发生器的作用下挠曲成非圆形、例如椭圆状,从而使可挠性外齿齿轮的外齿与圆环状的刚性内齿齿轮的内齿局部啮合。若通过电动机使波动发生器旋转,则两个齿轮的啮合位置在圆周方向上移动,在两个齿轮之间产生基于两个齿轮的齿数差的相对旋转。在将波动齿轮装置用作减速机的情况下,一般将刚性内齿齿轮固定为不旋转,从电动机输入波动发生器的高速旋转被大幅度地减速,并从可挠性外齿齿轮一侧输出。
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一种包括杯子形状的可挠性外齿齿轮的波动齿轮装置。此处公开的波动齿轮装置中,以抑制可挠性外齿齿轮与刚性内齿齿轮的啮合不良为目的,通过使杯子形状及礼帽形状的可挠性外齿齿轮的外齿的齿宽变窄,能将可挠性外齿齿轮与刚性内齿齿轮的啮合状态维持在恰当的状态。此外,为了使外齿形成部分能容易地进行挠曲,在可挠性外齿齿轮的圆筒状主体部上与外齿形成部分相邻接的部分形成薄壁部分,能使整个外齿形成部分适当地挠曲,由此改善两个齿轮的啮合状态。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平10―15991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此处,扭矩经由刚性内侧齿轮与可挠性外齿齿轮的啮合部分进行传递。因此,可挠性外齿齿轮的外齿的齿底强度在确定传递扭矩时成为重要的因素。为了提高外齿的齿底强度,只要增加齿底的厚度,降低在齿底产生的应力即可。然而,若使齿底增厚,则可挠性外齿齿轮的外齿形成部分相应地难以挠曲,从而作用于使该外齿形成部分发生挠曲的波动发生器的应力增加。尤其是,在杯子形状及礼帽形状的可挠性外齿齿轮的情况下,它们的圆筒状主体部的开口端侧的外齿形成部分在波动发生器的作用下挠曲成非圆形,因此,该外齿形成部分进行复杂的三维变形,作用于波动发生器的应力也较大。其结果是,波动发生器的作用于外齿形成部分的反作用力也增加,在外齿的齿底产生的应力也随之增加,因齿底厚度的增加所带来的提高齿底强度的效果不佳。
本发明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能更加有效地降低波动发生器的作用于可挠性外齿齿轮上的外齿的齿底的反作用力、缓和在外齿的齿底产生的应力的波动齿轮装置。
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波动齿轮装置的杯子形状或礼帽形状的可挠性外齿齿轮包括:圆筒状主体部;与该圆筒状主体部的一个端相连地形成的隔膜;以及在圆筒状主体部的另一个端一侧的部位的外周面部分所形成的外齿。可挠性外齿齿轮的外齿形成部分(圆筒状主体部的形成有外齿的部分)包括:被波动发生器朝径向外侧推压的被推压部分;以及在相对于该被推压部分偏向隔膜一侧的位置上所形成的槽。槽沿着外齿形成部分的内周面绕其整个一周形成,外齿形成部分上的形成有槽的槽形成部分与外齿形成部分上的槽形成部分以外的部位相比壁厚较薄。此外,槽的截面形状由凹曲线确定。
因此,在外齿形成部分中,被波动发生器朝径向推压的被推压部分能确保足够的齿底厚度,与其邻接的部位因槽而厚度变薄。
发明效果
本发明中,可挠性外齿齿轮的外齿形成部分中,在偏离被波动发生器推压的被推压部分的部位,即在不影响外齿的齿底强度的部位形成有槽而局部变薄。因此,能降低作用于波动发生器的反作用力。其结果是,能抑制使外齿的齿底增厚时在齿底产生的应力的增加,能有效地提高齿底强度。由此,能提高波动齿轮装置的传递负载扭矩。
附图说明
图1是应用了本发明的波动齿轮装置的示意主视图。
图2是图1的波动齿轮装置的纵剖视图。
图3是对图2的波动齿轮装置的杯子形状的可挠性外齿齿轮上形成有槽的部分进行放大表示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应用了本发明的波动齿轮装置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参照图1及图2来说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波动齿轮装置的整体结构。波动齿轮装置1具有:圆环状的刚性内齿齿轮2;配置在该刚性内齿齿轮2内侧的可挠性外齿齿轮3;以及配置在该可挠性外齿齿轮3内侧的波动发生器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谐波传动系统有限公司,未经谐波传动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0179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经由热来作发型设计的被加热的发型设计装置
- 下一篇:保护套及其多向弹性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