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见光通信方法及可见光通信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280002272.4 | 申请日: | 2012-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983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8 |
发明(设计)人: | 上间英树;谱久原悠;大城启义;宜保智子 | 申请(专利权)人: | 琉球海洋通信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4B10/11 | 分类号: | H04B10/11;H04B10/50;H04B10/6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舒艳君;李洋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见 光通信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从水中向水中、从水中向水面上或者从水面上向水中进行数据通信的可见光通信方法以及可见光通信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为了在水中进行数据(信息)通信,存在有利用可见光的方法。公开有为了在水中进行数据的接收和发送,在发送侧将想要发送的数据调制为可见光后向水中发送;在接收侧接收该可见光并进行解调后提取信息的方法和装置(例如,专利文献1至专利文献3)。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平4-312035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2005-20422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特开2008-304649号公报
发明内容
然而,对上述专利文献1至专利文献3所记载的利用可见光的在水中进行的可见光通信方法以及可见光通信装置而言,存在以下问题:潜水员彼此间的通信是以1~3m左右的极近距离间的平时使用为前提,并没有假定紧急情况时的使用。
即,在潜水员处于水中较深的地方、例如在深度20m的地方进行游泳或工作之际发生某种事故的情况时,即使为了立即通知该状况而向水上的船舶等迅速上浮,潜水员为了防止出现减压症也必须在深度约5m的安全停止位置待机约10分左右。此时,存在以下问题:即使要利用以往的极近距离间用的可见光通信装置进行紧急通知,也因为能够通信的距离较短,不能够将紧急通知传达到水上的船舶等。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简便的可见光通信方法以及可见光通信装置,该可见光通信方法以及可见光通信装置不仅能够在平时使潜水员进行彼此间在水中的通信,在紧急情况时潜水员也能够从深度约5m的安全停止位置与水上的船舶等可靠地进行通信。
于是,本发明者对可见光的波段和在水中的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通过调整用于通信的可见光的色温度和光束,能够在水中的各种环境下极可靠且实用地进行通信,达到解决上述课题的目的。
即,如技术方案1所记载的可视光通信方法,是在发送侧和接收侧中的至少一方处于水中的可见光通信方法,其中,在发送侧将发送信息调制为从调光成色温度4000~10000K、光束550~1500流明的LED发出的近似白色光后发送,在接收侧将受光的上述近似白色光解调后提取上述信息。
此外,如技术方案2所记载的可视光通信装置,其是具备发送机和接收机的能够在水中使用的可见光通信装置,其中,发送机具备配置有LED的发光部,上述LED发出已调光成色温度4000~10000K、光束550~1500流明的近似白色光,接收机具备接收从上述发送机发出的近似白色光的光接收部。
此外,如技术方案3所记载的可视光通信装置,在根据技术方案2的可视光通信装置的基础上,上述发送机的发光部兼作水下灯的发光部。
根据本发明的可见光通信方法或者可见光通信装置,通过使用从已调光成色温度4000~10000K、光束550~1500流明的LED发出的近似白色光,可以在潜水员能够进行潜水的一般水质状态(悬浊状态)的水中确保5m以上的通信距离。由此,在发生事故等紧急情况时通过从作为安全停止位置的深度5m的水中向水上的船舶等发光,设置在水中或者水面上的光接收部能够接收光,从而立即能够进行救助请求等的通信。
此外,如果本发明的可见光通信装置的发光部兼作水下灯的发光部,则潜水员在潜水时不需要再携带本发明的发送机之外的水下灯,所以较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关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可见光通信装置的构成的框图。
图2是表示潜水员已装备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可见光通信装置的状态的说明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其他的可见光通信装置的说明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光接收部的入射角的说明图。
图5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可见光通信方法的流程图。
图6是示出对水中与水面上之间的通信状态进行试验所得的结果的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但只要不违反本发明的主旨,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这些实施方式。
首先,参照图1对本发明的可见光通信装置的构成进行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琉球海洋通信株式会社,未经琉球海洋通信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0227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