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阀、流体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02493.1 | 申请日: | 2012-04-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401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儿玉幸治;平田笃彦;佐野佳彦;小椋敏彦;土居由树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欧姆龙健康医疗事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A61B5/022 | 分类号: | A61B5/022;F16K7/17;F16K11/22;F16K31/126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马洪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流体 控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适用于将压缩空气填充至空气储存部、并将空气从空气储存部排出的流体控制装置中的阀及该流体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现有的电子血压计。该电子血压计经由腕带橡胶管而与套囊连接。上述电子血压计将加压泵、压力传感器、电磁阀、定速减压阀及驱动电路收纳在主体壳体内,其中,上述加压泵将空气输送至套囊,上述压力传感器将套囊压力转变为电信号,上述电磁阀在电信号的作用下打开以使套囊压力急速降低,上述定速减压阀使套囊压力以恒定速度降低,上述驱动电路生成电信号并将其传送至电磁阀。压力传感器、加压泵、电磁阀和定速减压阀由一根橡胶管连接,这一根橡胶管与和套囊连通的腕带橡胶管连接。
在这种结构中,电子血压计在开始血压测定时,在加压泵的抽吸动作下将空气送至套囊,来提高套囊内的压力。然后,在血压的测定结束后,该电子血压计通过对电磁阀通电来将电磁阀打开,以使套囊的空气急速排出。藉此,套囊处于能测定下次血压的状态。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实公昭61-3264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在上述专利文献1的电子血压计中,需要很难小型化的电磁阀和对电磁阀进行驱动的驱动电路。因此,导致制造成本很高、装置主体大型化及耗电量增加。
因此,例如,为了使结构简单化,也可想到将一般的压电泵与套囊直接连接。例如,准备在泵筐体上形成有泵室、排出孔及吸引孔的压电泵,并将排出孔与套囊的腕带橡胶管连接。接着,压电泵在开始血压的测定时进行抽吸动作,将空气从排出孔送至套囊,提高套囊内的压力。然后,一旦血压的测定结束,则压电泵便会停止抽吸动作来将套囊的空气从吸引孔排出。
但是,套囊所能收容的空气的体积与压电泵的泵室的体积相比非常大。此外,压电泵的排气速度与套囊所能收容的空气的量相比是非常慢的速度。因此,在将压电泵与套囊直接连接的情况下,无法使套囊的空气急速排出。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能将压缩空气填充在空气储存部并将空气从空气储存部急速排出,且制造成本低、耗电量少的小型的流体控制装置中的阀及该流体控制装置。
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阀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具有如下结构。
(1)阀具有:阀筐体,该阀筐体形成有第一通气孔、第二通气孔及第三通气孔;以及
隔膜,该隔膜对上述阀筐体内进行分割,以在上述阀筐体内构成第一区域、第二区域,
上述隔膜固定于上述阀筐体,从而当在上述阀筐体内与上述第一通气孔连通的上述第一区域的压力比在上述阀筐体内与上述第二通气孔连通的上述第二区域的压力高的情况下,使上述第一通气孔与上述第二通气孔连通,并将上述第二通气孔与上述第三通气孔的通气阻断,当在上述第一区域的压力比上述第二区域的压力低的情况下,使上述第二通气孔与上述第三通气孔连通,并将上述第一通气孔与上述第二通气孔的通气阻断。
在上述结构中,例如,将泵与第一通气孔连接,将血压测定用的套囊等空气储存部与第二通气孔连接,并将第三通气孔朝大气开放。在这种情况下,一旦泵进行抽吸动作,则空气从泵的排出孔经由第一通气孔而流入阀筐体内的第一区域。藉此,在阀筐体内,第一区域的压力比第二区域的压力高,使第一通气孔与第二通气孔连通,并将第二通气孔与第三通气孔的通气阻断。其结果是,空气从泵经由第一通气孔和第二通气孔而朝空气储存部送出,从而提高了空气储存部内的压力(空气压力)。
接着,当泵停止抽吸动作时,由于泵室和第一区域的体积与空气储存部所能收容的空气的体积相比非常小,因此,泵室与第一区域的空气经由泵的排出孔而从泵的抽吸孔朝泵的外部立即排出。其结果是,在阀筐体内,一旦停止泵的抽吸动作,第一区域的压力立即降低到比第二区域的压力低。
一旦第一区域的压力降低到比第二区域的压力低,则在这种结构中,使第二通气孔与第三通气孔连通,并将第一通气孔与第二通气孔的通气阻断。藉此,空气储存部的空气经由第二区域而从第三通气孔急速排出。
因此,通过将上述结构的阀与泵及空气储存部连接,就可将压缩空气填充至空气储存部,并能将空气从空气储存部急速排出。
(2)上述阀筐体具有第一阀筐体及第二阀筐体,
通过上述隔膜,在上述第一阀筐体、上述第二阀筐体各自的内部构成上述第一区域、上述第二区域,
在上述第一阀筐体形成有上述第一通气孔及上述第二通气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欧姆龙健康医疗事业株式会社,未经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欧姆龙健康医疗事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0249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XF-E18L限位阀
- 下一篇:一种高生产效率的芳纶纤维复合无纬布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