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孔性膜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280003058.0 | 申请日: | 2012-04-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803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26 |
发明(设计)人: | 梁在院;柳时柱;金成泰;金炳铉;朴庭求;赵羲珉 | 申请(专利权)人: | W-SCOPE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8J9/00 | 分类号: | C08J9/00;H01M2/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2 | 代理人: | 龙淳 |
地址: | 日本神***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孔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多孔性膜,其特征在于:
含有重均分子量为300000以上、低于500000的聚乙烯树脂,由所述聚乙烯树脂的纤维质叠层为多层状而构成,以在水平方向延伸的方式形成有微细气孔,
内部层在水平面的所述微细气孔的平均孔径(α1)大于表面层在水平面的所述微细气孔的平均孔径(β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孔性膜,其特征在于:
所述平均孔径(α1)相对于所述平均孔径(β1)之比(α1)/(β1)为1.5以上。
3.一种多孔性膜,其特征在于:
含有重均分子量为300000以上、低于500000的聚乙烯树脂,由所述聚乙烯树脂的纤维质叠层为多层状而构成,以在水平方向延伸的方式形成有微细气孔,
内部层在水平面的所述微细气孔所占的面积比例(α2)大于表面层在水平面的所述微细气孔的面积比例(β2)。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孔性膜,其特征在于:
所述面积比例(α2)相对于所述面积比例(β2)之比(α2)/(β2)为1.5以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孔性膜,其特征在于:
具有各微细气孔在水平方向延伸从而在纤维质多孔性基材间多层取向的结构,在两侧的表面层中,表面层的全部气孔中尺寸为0.01~0.3μm的气孔以50~97%的分布率存在,在内部层中,内部层的全部气孔中尺寸为0.3~1μm的气孔以50~97%的分布率存在。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多孔性膜,其特征在于:
所述表面层(skin layer)具有两侧的表面层相互相同的气孔特性。
7.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多孔性膜,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多孔性膜的一面或者两面,涂敷有含有无机填充材料和有机结合材料的陶瓷浆料。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孔性膜,其特征在于:
所述陶瓷浆料包含水溶性高分子0.1~30重量%、通过乳液聚合法(emulsion polymerization)或悬浮聚合法(suspension polymerization)制得的非水溶性的颗粒状高分子1~40重量%、无机填充材料(inorganic filler)1~50重量%和水20~70重量%。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孔性膜,其特征在于:
所述水溶性高分子是选自甲基纤维素和羧甲基纤维素及它们的盐、缔合型聚氨酯类和碱膨润性丙烯酸类树脂中的任何一种以上。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孔性膜,其特征在于:
所述颗粒状高分子是选自丙烯酸类共聚物、甲基丙烯酸类共聚物、(甲基)丙烯酸-苯乙烯共聚物、(甲基)丙烯酸-丙烯腈共聚物、硅-丙烯酸类共聚物、环氧-丙烯酸类共聚物、聚丁二烯、聚异戊二烯、丁二烯-苯乙烯无规共聚物、异戊二烯-苯乙烯无规共聚物、丙烯腈-丁二烯共聚物、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中的任何一种以上。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孔性膜,其特征在于:
所述颗粒状高分子的粒度为0.01~1μm。
12.如权利要求7中所述的多孔性膜,其特征在于:
所述无机填充材料是选自CaCO3、Al2O3、SiO2、BaTiO3、TiO2、滑石(Talc)、Al(OH)3、AlOOH中的任何一种以上,直径为0.1~2μ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W-SCOPE株式会社,未经W-SCOPE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0305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