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伤口处理用品在审
申请号: | 201280003313.1 | 申请日: | 2012-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024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0 |
发明(设计)人: | 上田充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爱乐康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A61F13/02 | 分类号: | A61F13/02;A61F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曽祯;段承恩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伤口 处理 用品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伤口处理用品。更详细地说,涉及用低粘合性树脂包覆开孔材料而成的伤口处理用品。
背景技术
为了保护烫伤、褥疮及其他皮肤损伤部位或皮肤移植部位等患部,一直以来使用用有机硅树脂形成粘合层的伤口处理用品。通过使粘合层为低粘合性的有机硅树脂,可获得不易粘结在患部的伤口处理用品。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硅胶保留弹性网状增强物的贯通孔,并将网的全部构成要素进行密封而得的伤口处理用品。专利文献1的伤口处理用品在为了处理渗出液而并用吸收体的情况下,吸收体由伤口处理用品的贯通孔的部分露出。因此在贯通孔的部分,存在容易与创伤部的新生组织粘结的危险性。
另外,在专利文献2中提示了将空气不渗透性且体液不渗透性的开孔层材料(载体材料)的一面用硅胶进行覆膜,进而具备吸收体的伤口处理用品。专利文献2的伤口处理用品也与专利文献1的伤口处理用品同样地,由于使用的吸收体在贯通孔的部分为露出的状态,因此不能解决容易与新生组织粘结的危险性。
另一方面,在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一种伤口处理用品,其是包含具有贯通孔的开孔材料(网状织物)和在开孔材料一侧的面上配置的吸收体,在用有机硅树脂包覆开孔材料的另一侧的面的同时,对于吸收体将对应于贯通孔的位置用有机硅树脂进行包覆而得的伤口处理用品。专利文献3的伤口处理用品由于成为伤口接触面的开孔材料和吸收体双方都被有机硅树脂包覆,因此即使新生肉芽组织由开孔材料的贯通孔侵入也可防止伤口处理用品强固地附着于创面,从而可以在不对脆弱的新生表皮组织带来损伤的条件下进行伤口处理用品的去除、更换等。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2525215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许3677283号公报
专利文献3:国际公开第2010/122665号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伤口的治愈过程中,新生肉芽组织慢慢地向上方隆起,因此使用开孔材料和吸收体处置伤口的情况下,对于从开孔材料的贯通孔侵入的肉芽组织,必须考虑其对吸收体的粘结。作为防止吸收体与肉芽组织的粘结的方法,除了专利文献3所公开的技术以外,可考虑使贯通孔的孔径变小来防止肉芽组织侵入的方法。另一方面,在使开孔材料的贯通孔的孔径变小的情况下,以不堵塞开孔材料的贯通孔的方式对开孔材料包覆低粘合性树脂是困难的,有时会阻碍开孔材料的渗出液通过。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伤口处理用品,其是包含具有贯通孔的开孔材料的伤口处理用品,该伤口处理用品具有防止对伤口的粘结的性能。另外,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伤口处理用品,其是包含具有孔径小的贯通孔的开孔材料的伤口处理用品,该伤口处理用品是以不堵塞开孔材料的贯通孔的方式对开孔材料包覆低粘合性树脂而得的。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伤口处理用品,其包含:
具有贯通孔的开孔材料、和以不堵塞所述贯通孔的方式包覆该开孔材料的至少一侧的面的低粘合性树脂,所述开孔材料是由复丝形成的针织布或机织布,所述贯通孔的平均开口面积为0.02~1.2mm2,平均个数为40~220个/cm2。通过将开孔材料的贯通孔的开口面积及个数设定在特定的数值范围,能够防止由于肉芽组织侵入贯通孔引起的粘结。
在该伤口处理用品中,上述复丝优选由15~100根长丝构成。通过使复丝的长丝根数为特定的数值范围,在对开孔材料包覆低粘合性树脂时,能够防止由于低粘合性树脂而发生贯通孔的堵塞。
在该伤口处理用品中,上述低粘合性树脂优选仅包覆上述开孔材料的一侧的面。另外,上述低粘合性树脂优选为有机硅树脂。
发明的效果
通过本发明,可提供一种伤口处理用品,其是包含具有贯通孔的开孔材料的伤口处理用品,该伤口处理用品能够以不堵塞贯通孔而对开孔材料包覆低粘合性树脂,防止对伤口的粘结的性能也优异。
附图说明
图1是说明本发明的伤口处理用品的构成的图。
图2是说明本发明的伤口处理用品的制造方法的各工序的图。
图3是显示对通过实施例所制作的伤口处理用品处置后的创伤面的整容性进行评价的结果的附图代用照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于用于实施本发明的优选方式进行说明。另外,以下说明的实施方式,表示本发明的代表性实施方式的一例,并不由此而狭窄地解释本发明的范围。
1.伤口处理用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爱乐康株式会社,未经爱乐康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8000331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